全國人大代表、岳陽市二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胡春蓮。
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朱麗萍 長沙報道
三分醫療,七分護理。護士和他們所從事的護理工作在醫療救治、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岳陽市二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胡春蓮從2018年以來,就致力于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法》立法,呼吁以法律形式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與湖北一江之隔的岳陽市也迅速成為重災區。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廣大護士群體的奉獻讓胡春蓮印象極其深刻。
“除了常規護理工作外,標本采集、消毒防控、協調溝通、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等工作,都需要他們加倍付出。同時,他們還是與病人接觸最密切的人,無數無數的咽拭子要護士冒著生命危險去采集,無數病人也靠著她們不眠不休的堅持維持生命。”胡春蓮說,疫情爆發后,全國第一時間馳援湖北的19800名醫務人員中,就有14000人是護士,占比達到70.7%。中國護士不是一群只會打針發藥打雜的人,她們是一群有知識、有技能、有責任、有擔當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疫情期間,“福建一女子辱罵護士‘是社會最低級的人’”“武漢一男性患者訓斥女護士‘先給我打掃廁所’兩則新聞給胡春蓮莫大的感觸。她認為,雖然這次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中國護士的認知,但從全社會廣角來說,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對護士職業存在的偏見和錯誤認知還較為普遍,傳統的“重醫輕護”思想亟須轉變。
今年4月份,省內新冠肺炎疫情暫時告一段后,胡春蓮立馬起草《關于增強護士職業認同和榮譽感,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風氣的建議》,并寄送給全國人大相關負責人,呼吁相關部門能通過多項舉措增強護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增強護士的職業認同和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重護士、關愛護士的良好風氣,為健康中國留住衛生專業技術人才。
在這份建議中,胡春蓮提到,需要盡快制定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法》,保障中國護士合法權益,提高中國護士地位和待遇。胡春蓮表示,在全國醫務人員隊伍中,人數達到450多萬人的護士團隊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護士隊伍龐大、女性占比重,再加上生育和經常晚夜班值班,護士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大多醫療機構基本無財政預算,為了控制人力成本,只能壓縮護士人數,建議將護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并監管各醫療機構配足護士數量。同時,對于堅守護理崗位滿30年的護士,建議頒發榮譽證書或勛章,給予工資調級或一次性補助,以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減少辭職率及改行率。
來源:紅網
作者:楊朝文 朱麗萍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