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 實習生 李姿 通訊員 蔡小平 永州報道
群眾帶著問題滿懷憂心進站,問題得到解決后高高興興出站。基層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站,既是打通服務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橋梁和紐帶,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課堂。
日前,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與代表們來到東安縣蘆洪市鎮,走進人大代表聯系群眾趙家井工作站,翻閱選民來訪登記冊和代表履職臺賬,并與現場負責接待群眾的人大代表進行交流。得知工作站推動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垃圾清理不及時等問題,許達哲表示贊許,并勉勵來自基層的代表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實打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
“有思路引領、有實踐創新、有民情通道、有支撐載體、有豐富活動、有健全制度、有規范管理、有分類臺賬、有經費保障、有明顯成效”。紅網時刻記者了解到,東安縣近年來推進“十有”鄉鎮人大創建工作,著力加強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平臺建設,讓基層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站成了民情民意的收集站、群眾煩心事的化解站、消除疑惑的科普站。類似基層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站,全省有13000多個。

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人大代表活動中心(即人大代表聯系群眾趙家井工作站)。
民情民意的收集站
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第一仗,能否旗開得勝直接關系到百姓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
今年3月15日,湖南省人大代表、東安縣蘆洪市鎮應陽社區主任易海清在鎮上人大代表活動中心(即人大代表聯系群眾趙家井工作站)接訪百姓時,群眾王先林反映:村、鎮雖配備了垃圾桶,改變了過去垃圾亂扔的局面,但因為垃圾桶數量不夠,導致裝不下的垃圾堆在了桶的周圍,一陣風吹來,又是垃圾滿天飛。
易海清把王先林反映的問題轉給了蘆洪市鎮,對于這個涉及農村環境治理的問題,該鎮高度重視,舉一反三,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進一步開展落實“三清一改”工作(清垃圾、清塘溝、清畜禽養殖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
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站收集的民情民意,觸發了“蝴蝶效應”。
蘆洪市鎮采取黨委委員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組長包戶等方法,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合力,落實落細“三清一改”責任。從宣傳到門前三包,從責任牌到垃圾清理,從衛生死角清潔到日常保潔,全方位落實責任,并且不定期開展督查,評比。
通過50天的整改落實,該鎮人居環境得到大大改善。6月6日,永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整改促進會在蘆洪市鎮召開,該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受到高度肯定。
蘆洪市鎮人大主席陳軍豪介紹,該鎮共有省市縣鎮四級人大代表100名。每月15日,作為“群眾服務日”,各級人大代表輪流駐站值班接待群眾,面對面聽取、記錄群眾意見與建議,傾聽群眾呼聲。

工作站公布人大代表聯系選民情況。
群眾煩心事的化解站
高質量解決百姓在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站反映的問題,化解他們的煩心事,考驗這個工作站為民服務的成色。
蘆洪市鎮趙家井村村民陳波在去年7月份走進工作站,向人大代表說了他的一件煩心事,由于村里沒有下水管道和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只能直排到農戶屋前屋后的臭水溝。在夏天高溫下,臭水溝散發出陣陣臭味,還引來了大量蚊蟲,大大降低了村民生活質量。
陳波以前在城市務工,城里一般都有下水管道,他建議給村里也裝上污水處理設施,讓農村擺脫長期以來污水靠蒸發的尷尬局面。
該建議經蘆洪市鎮人大主席團書面報告縣人大,交辦縣鄉村振興指揮部,要求他們嚴格按照規劃部門的設計要求,精心組織施工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經過近一年的建設,污水處理項目已于今年6月順利完工、啟用。
東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敏介紹,趙家井村污水處理設施采用無動力節能模式,每戶建有污水沉淀池,經處理后的水再流到村里的污水處理池,全程雨污分流,保障了污水處理效率。
污水處理設施建好后,陳波十分滿意,并表示:“污水處理池是我向人大代表反映情況后建起來的,現在村子里的水更潔凈了,以后老百姓有事我還要找人大代表。”
截至目前,東安縣共建設15個代表之家和37個群眾工作站,設立“民情綠色通道”,共接待群眾15000人次,收到群眾向代表提出的建議1080條,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328條。

工作站接訪百姓。
消除疑惑的科普站
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平臺,既是服務平臺,也是科普宣傳平臺,值班人大代表采用接地氣的語言、耐心細致地來解答群眾不理解、有疑惑的問題,無形中營造了社會的和諧氛圍。
東安縣通過招商引資,招來一個大型農業項目落戶到趙家井村,該項目需要流轉農戶土地,取消地塊界線,進行機械化耕種。一些群眾擔心地塊界線取消后,自己的土地與相鄰地塊分不清楚,影響將來自己土地的權益。
今年6月15日,陳小球作為村民代表把村民的擔憂反映到了人大代表工作站,接訪的縣人大代表陳銀付耐心向他解釋:土地流轉協議將結合土地確權工作中的地塊航拍圖,現場逐坵核實,明確四至界線,經農戶確認并簽字,將資料保存完整,不會出現以后自己地塊與其他人地塊說不清楚的問題。
陳小球聽后,心中疑慮打消了,心中的石頭落地了,堅決支持土地流轉工作,更好發展集體經濟,為農民增加收入。
省人大代表易海清也碰到過類似需要做科普宣傳的接訪。今年3月,來自該鎮紅獅水泥廠附近村莊的村民向易海清反映,水泥廠煙囪經常冒煙霧,他們擔心這些煙霧會污染空氣。
易海清組織5名人大代表經過調研后發現,這些煙霧是經過環保程序處理后達標排放的,環保部門設有實時監控,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誤會消除后,該水泥廠附近的村民再也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
人民有所呼,代表有所行,人大有所為。東安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入推進“十有”鄉鎮人大和聯系群眾機制建設,提升代表履職能力,不斷推動縣鄉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源:紅網
作者:吳公然 李姿 蔡小平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