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年初,湖南省“兩會”期間,全省766名代表肩負人民重托,依法履職,向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提出1311件建議。一年快過去了,這些建議的落地情況如何?百姓是否受益?紅網時刻新聞、湖南人大網推出【建議落地 百姓受益】專題,報道那些與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建議辦理情況。
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 蔡燁 長沙報道
慢性病雖然不會一下危及人的生命,但長年累月的治療會對百姓造成巨大經濟負擔。湖南省人大代表楊紅艷了解到,慢性病高發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是群眾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之一。
楊紅艷認為當前公共政策和社會支持環境缺乏,政府各部門間協調機制不夠健全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湖南慢性病防控事業的整體發展。她提出把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民生工程抓好抓實;建立健全部門協作機制,落實綜合防控措施;建立慢性病防控大數據平臺;加大慢性病防控經費投入等建議。
建議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省財政廳、省編辦、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體育局、省委宣傳部等7個部門會辦。
辦理結果顯示,在公共政策層面,2018年6月6日,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了《湖南省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明確了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職責和湖南慢性病防治中長期主要指標。
在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方面,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部門聯合印發《湖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倡導全民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慢性病防控大數據平臺建設方面,已建立了覆蓋全人群的死因登記報告系統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為建立慢性病防控大數據平臺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慢性病防控經費投入方面,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由50元增加到55元,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切實發揮資金效益。同時,從2018年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安排3000萬元支持慢性病防治項目。
相關報道:
來源:紅網
作者:吳公然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