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當選為湖南省十一屆人大代表以來,楊奎便始終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宗旨,每年走訪選民200余人次、收集選民意見近百余條,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切實為群眾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困難。
為偏遠山村打造1小時醫療圈
作為旅游城市,楊奎的家鄉——張家界早已聞名世界。但在楊奎眼里,這里也有一些事情不被外界所知曉。
“在走訪中,很多村民反映說,每次去縣城看病都十分困難,要走很長的山路。”楊奎說,在一些偏遠山區,看病難成為村民的一塊心病,亟待解決。
了解到大家的訴求后,楊奎決定利用人大代表身份幫助村民解困。楊奎先后兩次向湖南省十二屆人大三次、四次會議提交了《關于省人民政府盡快制定全省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議》,呼吁切實加大村衛生室建設力度,提高鄉村醫生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人大代表的職責并不止于提交建議。在這之后,楊奎又多次跟當時的省衛生廳(現稱為“省衛計委”)和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反映該問題,最終得到了高度關注,該建議被列入湖南省2015年重點建議辦理內容。該建議辦理也有了初步的結果,即省里出資,計劃用3年時間,分期分批落實農村村衛生室建設。
“2015年,張家界市永定區就建了30個村衛生室,其他地區也加快了建設步伐。”楊奎說,村衛生室的設立,打通了農村“1小時醫療圈“,村民感冒發燒、頭疼腦熱、割傷流血等常見病痛問題便可在村里得到有效治療,再也不用大費周折地往縣城里跑。
3年來提交建議21件 關心村民飲水安全問題
“真正好的建議是從群眾口中獲知的。”楊奎堅信這個道理。每年開人大會前,她都深入基層,充分了解民情、傾聽民聲,準確地掌握人民群眾在各個時期的關注和期盼,并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難點及時向大會反映。3年來,楊奎共提交各類建議21件,涉及民生、治理、發展、改革等方面。
在張家界市永定區走訪時,楊奎了解到,當地垃圾、污水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老百姓居住環境。針對這一問題,楊奎先后提交了《關于加大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關于加大農村安全飲水力度的建議》、《關于加大集鎮污水處理力度的建議》、《關于將張家界市納入環境連片整治的建議》4份建議,獲得省里關注。
“這里很多地方沒有自來水,即便有水質也不達標。”楊奎說,建議提交后獲得了省廳答復,省里決定加大資金投入,在全市范圍內,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老百姓所期盼的“山變綠、水變清”的愿望正在逐步實現之中。
今年還將關注多項民生問題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無論是在自身素質還是在履行職責方面與黨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上,我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許多不足。”雖然連續當了兩屆的省人大代表,資歷算老了,但楊奎深知自身的不足。她列出了自己“與選民之間聯系還不夠深,提交建議的站位還不夠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還有待創新”等不足之處。
楊奎說,在接下來的履職中,她將進一步加強與老百姓的聯系,牢記使命,認真履職。在即將召開的2016年的湖南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楊奎將重點關注三農、環保、農村垃圾集中治理、學生交通安全等民生問題。(責任編輯:徐佳)
來源:紅網
作者:劉容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