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預算關乎國計民生,運用現代科技監管好黨和國家的“錢袋子”,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慈利縣人大常委會通過預算聯網監督平臺的建設、管理和使用,有力促進了全縣財政經濟監督工作成效的提升。
強基固本,打通監督“高速路”。縣人大常委會將預算聯網監督平臺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相繼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慈利縣預算審查監督平臺運維管理及問題反饋處理制度》《慈利縣預算審查監督平臺數據報送制度》等制度。召開預算聯網監督建設推進會,優質高效完成平臺建設。強化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日常管理和比對分析,形成了平臺“日常有人管、數據自動審、問題及時督”的常態化監督機制。
利劍高懸,密織監督“防護網”。縣人大常委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在對預算審查、國資管理、審計整改三個業務版塊進行開通的基礎上,建成完善了政府債務、預算績效兩個業務版塊。與縣財政、審計、稅務等單位和部門溝通對接,及時協調解決平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預算聯網監督數據、國有資產數據、國有自然資源、審計數據、稅收收入數據的靜態聯通系統軟件進行補充完善,推動國庫支付系統數據實時傳輸連接時間和質量提升,確保聯網監督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斷完善和優化平臺的功能,讓監督更加精準有效。
靶向監督,增強監督“穿透力”。全面加強“未列入預算的不得支出和無收入來源的不得預算”監督;創新開展審計指出問題的線上線下跟蹤,對整改不實的,要求相關部門重新啟動整改;對縣屬國有企業數據分析對比出的問題進行了預警交辦;利用財政國庫支付經濟科目數據進行提取、比對,對各單位“三公經費”未在上年基礎上下降、執行超年初預算和對存在無預算、超預算等疑點信息及時進行分析預警,督促縣財政部門及時抓好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
“預算聯網監督平臺的建、管、用,既是一項科技的創新,也是新時代基層人大如何抓好財政經濟監督的全新實踐。今后,要從健全人大監督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守正創新、精準發力,切實管好賬本子、守住錢袋子”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這樣評價到。
下一步,慈利縣人大常委會將持續探索預算聯網監督實踐,不斷優化完善系統功能,將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打造成“數據融合匯聚、履職泛在可及、工作智慧便捷”的人大監督工作新品牌,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實習編輯:席筱梅)
來源:慈利縣人大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