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50票,基本滿意14票,不滿意2票……”3月27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22個省人民政府組成部門依法行政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在這場“法治體檢”中,各部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監督,是省人大常委會今年監督工作的“重頭戲”,也是在去年專項監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人大監督質效的扎實舉措。
今年,省人大常委會組成7個調研組,分赴全省14個市州實地調研,看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的進展和成效;聽取和審議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省政府組成部門依法行政情況的報告……立足人大視角,堅持法治思維,為推動法治湖南建設邁上新的臺階貢獻力量。
法治政府建設成果可圈可點
瀏覽報告,2024年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設成果可圈可點。
過去一年,省人民政府出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措施23條,統籌推進法治領域改革任務65項、“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15個。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議案17件,制定省政府規章3件、廢止4件,依法審查政府文件、合同8700件,涉金額1.19萬億元。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跨部門綜合監管辦法,全面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
法治服務保障大局見行見效。創優法治營商環境,核查整改合同詐騙、職務侵占等涉企積案1.1萬起。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1004件,接受人大執法檢查6項,推動行政權力規范運行。
依法行政方面,22個省政府組成部門也各有特色。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結合建軍節、烈士紀念日、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圍繞憲法、退役軍人保障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法律服務下基層”志愿活動,提供法律政策服務6300余人次。
省科技廳健全科技創新法規制度,全力配合完成科技進步條例等3部法規規章立法工作,協助開展促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小快靈”立法,以立法形式固化改革經驗。推動政策法規有效落實,細化180余項任務,明確16個省直部門落實科技進步條例工作職責。
……
坦誠面對,報告也指出當前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如法治工作責任需進一步壓實,法治意識、法治保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法治化方式服務企業發展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等。
人大監督更精準:337項指標量化評估
2024年,省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監督,到22個省政府組成部門開展協同調研。今年,專項監督進一步優化,客觀性、精準性顯著提升。
為指導帶動市州人大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監督,2月至3月,省人大常委會組成7個調研組,分赴14個市州開展協同調研,既從市州的角度檢驗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的成效,又向市州征求意見,完善省級層面評價指標體系。調研期間,調研組分別面向地方人大常委會和政府,人大代表、企業家、基層一線工作者召開“背靠背”座談會,鼓勵人大代表、企業家和基層一線工作者們暢所欲言,針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現狀和期待,講出真實想法,給出意見建議。
參與審議時,常委會組成人員明顯感到,今年的工作更加科學精準、有理有據——省人大常委會在“智慧人大”平臺推出了法治政府建設信息化監督平臺,從立法、依法決策、執法、司法、普法守法五個維度共337項指標對省政府及組成部門進行評估,依據項目的完成度、目標值進行打分,給出分值。
“通過數字平臺,各執法部門的相關重要指標以數字形式形象地體現了出來。”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大劍表示,委員們在評價各個部門時有了鮮明的比照和依據,這也讓各部門感到倒逼依法行政的壓力,明確下一步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如何落實好依法行政,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盧樂云說,應該強化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升一線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強化行政執法的問題導向,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等進行系統分析,謀劃部署可行方案。
完成測評不是終點,工作改進才是目的。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龍朝陽建議,各部門要在今后的年度報告中,匯報一年來對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整改落實情況,將暴露出的問題真正解決。
營商環境集中反映了地方政務服務和執法水平,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標。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祁圣芳建議,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將法治政府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統一起來,讓經營主體有充分的預期和安全感。
來源: 湖南日報
作者:郭宸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