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民出行、運輸更加安全方便,我就覺得之前的辛勤付出都值得了。”金秋十月,常德市人大代表、臨澧縣刻木山鄉黨委書記江斌再次來到五里堆村塞水河旁,看到曾被洪水沖垮的地方,架起了一座嶄新的水泥橋,欣慰地笑了。
江斌自2021年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就步履不停。他下村組,入農戶,進果園,到車間,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林果業是刻木山鄉的支柱產業,為做大做強甜蜜產業,江斌費盡了心血。他開辦刻木山鄉柑橘產業技術培訓學校,聘請農藝專家對果農進行面對面指導;革新種植技術,建立3000畝新品種高產示范基地;升級水肥管理,實行水肥一體化系統網格化作業;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升果品含糖量;到深圳、東莞、沈陽等地舉辦品鑒推介會,擴大區域公共品牌的影響力。
好建議是“走”出來的。江斌著眼于產業發展,在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江斌提交了關于扶持臨澧縣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提出要加大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加快快遞物流提速降費,加大對出口貿易資質辦理的指導和協助,進一步擴大臨澧縣林果產業的品牌影響力。該建議得到市農業農村局的認真辦理,在政策、資金、產業項目配套等方面給予傾斜。如今,全鄉優質林果種植面積5.5萬畝,產量超過5萬噸,年產值1.9億元。果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北京、廣東、遼寧等地。在湖南省第二屆湘南臍橙品評會上,石漠山上種出的園豐臍橙喜摘金獎。“金果”不僅成了國內大中城市搶手貨,還遠銷到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刻木山鄉巖龍村也一舉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議結出甜蜜果實,江斌打心眼里高興。林果產業已成為刻木山鄉的一張響亮經濟名片,也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桃樹村種植大戶譚大友高興地說:“我今年種植800株脆蜜桃,進賬26萬多元,比去年增加5萬元。”
刻木山鄉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較好,但公路交通嚴重制約經濟發展,是全縣唯一沒有國道、省公路干線貫穿轄區的鄉鎮。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鄉段公路,路面寬只有5米,經過載重車輛長期碾壓,多處路基沉陷、路面破損斷板,當地企業和群眾反響強烈。
“人大代表就是要為民代言,替民解難。”江斌多次到現場調查走訪,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領銜提出了關于將省道S233刻木山鄉段公路納入“十四五”規劃庫并實施建設的建議,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省交通廳納入“十四五”規劃,總建設為長約16千米、寬7.5米的瀝青路面。目前已完成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江斌始終將解決民生問題、提高群眾幸福指數作為履職盡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了解到刻木山鄉老年人口多、養老設施建設滯后,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后,他籌措700多萬元,建成了刻木山鄉綜合性服務養老中心。并與中國移動臨澧分公司合作,打造出了常德首家農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農村60歲以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陪護、文化娛樂、緊急救援等全方位服務。同時,根據需求,為200多位老人家中安裝了緊急按鈕,配置了智能腕表、智能監控等,平臺工作人員24小時在線回應老人訴求。若老人活動軌道異常,紅外感應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觀察情況。
為將代表建議、群眾期盼變為現實,江斌和班子成員四處奔波,爭取4800萬元資金,完成官亭水庫飲用水源治理,X006、X007公路7.5公里的加寬硬化和九里集鎮提質改造。如今,桃花嶺產業園融合發展建設快速推進,各種配套設施基本到位;新增機電井121口;82口山塘、2.3萬米溝渠已完成清淤硬化,蓄水能力大大增加……
“代表任期有限,但為民服務無限。”江斌說,“作為人民的代言人、服務人民的勤務兵,我必不負人民期盼,勇毅前行,書寫履職新篇章。”(實習編輯:席筱梅)
來源:常德市人大
作者:龔道沿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