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教導主任李柏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譚蘇昕 攝影 李長宏 長沙報道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教育工作者,我見證了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讓鄉村教育面貌更新,讓教育公平進一步實現。”1月14日,在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湖南省人大代表、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教導主任李柏霖圍繞關注鄉村留守兒童分享感悟。
李柏霖來自“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懷化。2017年,她從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畢業后,成為一名家鄉學校的語文教師。她注意到,“在我們學校,留守兒童幾乎占到學生人數的一半。在陪伴孩子們長大的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孩子們對未來的迷茫、對陪伴的渴望。”
她一直記得有個孩子寫過這樣的句子——“我是一棵樹,只有葉子陪我,到了秋天,連葉子也陪不了我了。”為了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她成立“田野詩班”,課堂也從教室搬到田野、森林、溪畔,語文課變成閱讀課、生活課、詩歌課、行走課。
短短幾年,孩子們用幾千首詩來記錄自己的童年。
“烏云吐出了銀色的雨,大地上躥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傍晚,我伸了伸懶腰,趴在奶奶背上。黃昏學著我的樣子,也伸了伸懶腰,趴在了山上”……孩子們在詩歌、游戲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從中獲得對生活的信心,從大山去到北京,勇敢地站在舞臺上。
李柏霖驚喜地發現,小學的硬件設施逐步在改善,不僅增添了乒乓球臺、籃球場等設施,還實現了校園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
同時,隨著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的落實,越來越多更新潮、更年輕的血液注入到鄉村教育之中,年輕的老師將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帶到了鄉村,帶領孩子們一起寫詩、跳舞、打籃球,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今年省兩會,李柏霖將圍繞鄉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等主題提出建議,建議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養,分批次、階段性對鄉村老師進行全覆蓋專業心理咨詢培訓。
“在寒暑假以及周末,建議各部門開展多樣鄉村社區文化活動,豐富鄉村留守兒童課余文化生活。”她期待這些服務和資源進一步下沉到鄉村,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參與報道記者:王嫣 盧欣 朱麗萍 陳杰 秦樓 張盟)
來源:時刻新聞客戶端
作者:譚蘇昕 李長宏
編輯:周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