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輝。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盧欣 攝影 朱麗萍 長沙報道
湖南是我國航空航天產業布局的重點省份,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也是湖南重點打造的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之一。逐夢空天,湖南的優勢頗多。1月14日,在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部部長姜輝分享了這樣一句話:“湖南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
在湖南航空航天圈,這句話廣為流傳。2024年6月3日,@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 發出“來自月球”的第一條微博:“大家好,我是嫦娥六號,現在我正在月球挖土。”姜輝說,你們知道嗎?從“玉兔號”開始,所有這些月球上采集的照片和數據,都是通過湖南航天環宇的天線傳輸回地球。
過去一年,中國發射了200多顆商業衛星入軌,在軌的商業衛星已經超過350顆,它們同樣大量采用了湖南航天環宇的產品來傳輸數據,這些數據成功應用于城市安全、應急救災、基礎設施監測等重點領域,助力全球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與此同時,衛星通信的互聯網正在組建,比傳統通信網絡覆蓋度更廣,無論身處沙漠還是海洋,或是飛機上,大家都能享受到與在家里一樣的上網體驗。
姜輝在現場分享,剛入行時,發射一顆衛星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發射成本也相當高。這些年,航天人致力于把價格“打下來”。湖南航天環宇代表性產品--數傳天線,價格已經下降了60%以上,發射一顆衛星的價格也下降了一半左右,大概在1萬美元/公斤,現在正在向3000美元/公斤繼續努力。2024年10月,湖南建成了自己的“衛星工廠”,一年可以生產200顆50千克至500千克級別小衛星,涵蓋了衛星總裝、集成、測試等各個環節,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服務。
2024年,湖南將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集群納入倍增計劃11個重點產業之一。姜輝表示,自己干勁滿滿,最新一代寬體客機C929正在進行機翼和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攻關,這條“問天之路”,一定會越走越深遠。
(參與報道記者 王嫣 譚蘇昕 秦樓 李長宏 陳杰 張盟)
來源:時刻新聞客戶端
編輯:劉經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