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長沙市委副書記、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岳麓區委書記譚勇。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汪衡 陳杰 李賽鳳 陳嘯鼎長沙報道
在長沙這座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城市,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提升都市圈發展質效,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1月16日下午,湖南省人大代表、長沙市委副書記、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岳麓區委書記譚勇在接受紅網時刻新聞記者采訪時,就長沙在促進消費、科技創新、都市圈發展等方面的新舉措和展望談了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激發消費活力,點燃消費熱情
“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譚勇開門見山地說,長沙文旅資源豐富,城市氣質深受全國年輕人喜愛,這為長沙促進消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24年,周杰倫演唱會、乒超聯賽等活動非常火爆,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消費潛力。”譚勇表示,長沙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同時,2025年,長沙將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抓手,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我們要把消費的熱情點燃。”譚勇介紹,長沙將牢牢把握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機遇,結合長沙汽車、家電等優勢產業,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同時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其次,我們要把消費的場景做優。”譚勇指出,長沙將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緊密結合,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他透露,長沙將新增永旺夢樂城等一批綜合體,培育壯大“旅游+演藝”“旅游+賽事”、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促進文、旅、體、展、健、演等業態深度融合。
“最后,我們要把消費的主體做強。”譚勇表示,長沙將在全市開展“消費市場主體提升行動”,聚焦批零住餐、商居文體,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長沙通過深入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切實幫助解決經營主體關切的困難和訴求,全力激發消費市場主體活力。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在科技創新方面,長沙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譚勇表示,2024年,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闊步前行,“1+2”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構建,“一城一區三基地”研發集聚區初具規模。
“2025年,我們將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譚勇提到了湘江科學城的牽引作用,“我們將做實‘一城一區三基地’,以超常規力度推進湘江科學城建設,全面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我們將加快形成科教資源和人才的集聚效應,持續釋放人才政策效應,支持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在人才方面,譚勇強調了高校的創新引擎作用。他說,“我們將完善高校、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人才雙向流動,加快湘江科技創新院建設,打通創新創業人才成長通道。”
在資金方面,長沙將發揮金融賦能催化作用,將構建支持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體系,推進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風補擴容,發揮路演平臺作用,進一步強化科創和資本對接。
譚勇還提到了園區的轉化承載作用。長沙將以各園區為主體,著力推動17條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我們要實現‘創新在高校、轉化在園區’,讓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提升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質效,增強輻射帶動力
作為長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增長極,長沙在推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譚勇表示,長沙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重托,強化省會擔當,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與株洲、湘潭務實合作。
“2025年,我們將從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提升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質效。”譚勇提到了將打造更具能級的“產業共同體”,“我們將進一步做大長沙經濟體量,充分發揮省會溢出效應,為株洲和湘潭高質量發展賦能。”
在科技創新方面,長沙將全力推進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推動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合力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長沙將打造更具活力的“科創共同體”,讓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都市圈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城市融合方面,長沙將打造更加緊密的“城市共同體”,將全力推進融城干道建設,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株潭”,努力拓展對外大通道。同時,還要優化湘江兩岸規劃布局,加快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資源向南集聚。
在生態保護方面,長沙將打造更具價值的“生態共同體”,“我們將按照‘向南、向南、再向南’的指示精神,在南部地區再造一個‘山水洲城’。”譚勇說,“我們要落實新修編的綠心條例,持續推進綠心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打造更有價值的綠色發展共同體。”
回顧2024年,譚勇用“迎難而進”這個關鍵詞進行了概括。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長沙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力拼經濟、促發展、保安全,交出了難中有為、干中有成、穩中有進的新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乘勢而上實現突破的重要一年。展望2025年,譚勇表示,長沙將挑好大梁,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把準方向、謀實工作,加大攻堅突破力度,全心辦好自己的事,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優向好。
來源:紅網
作者:汪衡 陳杰 李賽鳳 陳嘯鼎
編輯:陳綱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