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30日訊(記者 劉容 陳霸)7月28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長沙開幕。15位全國、省人大代表列席此次常委會會議。
30日上午,在湖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列席代表座談會上,代表們聚焦“推進湖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飛香:
開放型經濟主要是走出去、引進來。我認為中國企業當前面臨的基本形勢就是:未來十年,不出海就出局,既要產品出海,更要產能出海。
當前世界正在發生第五次產業大轉移,這次制造業產業大轉移與以往都不同,以往是從國外向中國轉移,這一次是從中國轉移到世界各國。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很多產品目前在國內是存量市場,但出海就是增量市場。
因此,建議出臺湖南省出口增量激勵政策,激勵更多的湖南產品出海,并成立湖南省出海業務咨詢中心,為外向型經濟提供更多的專業服務。
省人大代表、金杯電工衡陽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良瓊:
金杯電工作為湖南出海企業中的一份子,近年來,加大出海戰略,積極參與湖南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堅持產品出海與產能出海兩條腿走路,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如何更好地促進湖南企業出海,促進湖南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我建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聯合構建四位一體支撐體系,全鏈條支持湘企出海,打造全球化湘軍,加快制度創新的成果轉化,釋放制度創新的紅利,構建開放型經濟金融服務生態,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深化區域協同和國際合作,高質量建設湖南開放型經濟。
省人大代表、湖南一格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黎鳩鳩:
我們國家的醫藥行業有個很典型的特點,就是過于依賴國內醫療需求。因此,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對我們醫藥行業意義重大。
那么,如何進一步促進我們醫藥行業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呢?
我建議:一是要走出去,支持國內藥企的藥品開拓國際市場。加大政策的支持,在市場準入和貿易等方面提供便利化。
二是要引進來,將長沙打造成為醫藥的全球研發城市。湖南有以湘雅為龍頭的臨床機構,有醫藥和醫械的成熟生產型企業,要形成真正的“研發-臨床-產業化”無縫對接。
三是要支持醫藥行業創新發展。加快立法,制度上保障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政策上大力支持基因藥物的研發以及細胞基因治療的發展。
四是要建設醫工轉化平臺。整合各方的資源,打通信息的壁壘,提升產業協同的效率,為醫藥行業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省人大代表,張家界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程漫:
近年來,張家界以高水平開放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成為全省入境游的核心引擎。
下一步,建議省里積極爭取,以張家界市為依托,將創建“國家旅游業高水平開放合作試驗區”列入國省的“十五五”規劃并加以實施。
張家界試驗區以自然、人文、科技、數據、人才有機融合,重塑目的地創新發展內核,面向全球泛旅游業跨界合作開展制度創新和項目創新,面向全球旅行者營造高品質旅游產品與服務供給,打造全球旅游業協同創新高地、中國山水旅游城市現代化標桿,成為旅游愛好者和旅游業創新者向往的全球目的地。
省人大代表、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供應鏈管理部部長徐鋒:
在審議《湖南省開放型經濟促進條例 (草案)》時,我感到很激動。因為草案中的舉措,如構建開放環境、加強開放保障,能為工程機械企業營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
目前,工程機械出海面臨認證體系復雜、法規更新頻繁等問題,我今天在列席代表座談會上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建立省級“一站式”的認證服務平臺,整合國內外的認證機構資源,提供動態發布重點市場認證法規信息的更新和預警。
二是集合發揮長沙市兩個中心的區位資源優勢,將長沙研發中心城市以及湖南國家級的超算中心與工程機械前沿技術相融合,進一步打通算力、數據、場景的閉環。超算中心提供算力基座,全球研發中心導入國際的技術資源,工程機械企業落地應用場景,最終形成研發在長沙、制造在湖南、市場在全球的生態體系,助力湖南工程機械業從并跑到領跑。
省人大代表、湖南錦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良榮:
開放型經濟的核心是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湖南電子元器件產業已具備技術和制造基礎,但仍需要省級層面在精準招商機制、金融支持上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今天,我在列席代表座談會上提了兩點建議:一是用活開放平臺,借助湖南自貿區、博覽會等平臺,多舉辦產業對接會,比如舉辦電子元器件專場對接會,幫助企業直接鏈接格力、比亞迪、華為等大企業。支持大企業在湖南設采購中心或生產基地,建立直接供應合作,提高企業的定價權和利潤。
二是實施新技術新產品幫扶計劃,由政府牽頭,為本地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市場、組織企業參與高規格展會、提供專項推廣補貼,助力新技術新產品快速打開市場,跨越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難題。
來源:紅網
作者:劉容 陳霸
編輯:黃飛飛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