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園區公交班線少,上下班很不方便;現在不一樣了,社區巴士和公交專線開到了廠區大門口,還貼心服務企業員工晚班通勤需求,特別增設了夜班專列、縮短了高峰期發車間隔。”在邵陽市經開區寶慶科技工業園采訪時,搭乘公交車上班的李女士告訴筆者。
技改后的全自動化生產線。
去年初,在“法治護企”行動中,人大代表走園區、入企業,聽取意見建議,一份精準直達的“問題清單”,促成五大產業園區公交線路全時段全區域覆蓋——這只是邵陽市人大以持續監督提升營商環境的一個剪影。近年來,邵陽人大服務中心大局,打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組合拳”,專題調研、執法檢查、滿意度測評、專題詢問、整改“回頭看”遞進發力,助力邵陽市營商環境三年“三級連跳”,從全省第11位躍居前三,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2000億大關。
法治護航,企業更舒心
“過去三天兩頭迎檢查,現在執法有監督。”湖南幸福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肆云指著“營商碼”直言。市人大推動出臺《規范涉企執法檢查規定》,所有涉企檢查必須掃碼備案,智能系統對重復檢查實時預警。制度推行一年半,涉企檢查頻次直降40%,企業終于告別“迎檢疲憊癥”。
出臺決議加強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推行“述查評督”四字工作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監督,推動政府制定落實《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規定》和《規范行政處罰行為的規定》,明確28個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處罰裁量權基準,實施行政執法檢查“掃碼入企”等十余項制度措施,劃定行政行為邊界,擴大企業發展空間。
法規制度落實怎么樣,讓人大代表、人民群眾來評價。在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詢問會上,代表提問辣味十足:“項目征拆拖延導致爛尾,自然資源局如何破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當場立下軍令狀,綜合施策解決27個涉企用地問題。
各部門以行動推動法規政策從紙面落到地面,在邵陽經開區,湖南興悅科技總經理曾劍曾因審批手續夜不能寐。市人大推動“政法巡回服務專家團”進駐后,僅用15天便梳理出項目堵點,協調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聯動解決用地規劃等難題。如今企業全自動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從卡殼到暢通,刀刃向內的監督轉化為法治護企的暖流。
人大代表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監督交辦問題整改情況開展調研。
數字賦能,響應更快捷
代表聯絡站搬進產業鏈。在邵陽經開區聯絡站,省人大代表、萬脈醫療董事長劉哲從“企業主”變身“聯絡員”:“過去招工難要跑七八個部門,現在代表坐班直接協調,半年解決充電樁布設等難題十余項。”這些建在園區的“前哨站”讓問題就地化解。更催生出“夜市招聘”等新場景,新場景招聘用工崗位19.59萬個,構建了用工與就業間的綠色通道,在大漢悅中心步行街第254場夜市招聘會上,圣菲達服飾一場次就招收了500人。
掃碼即辦的“指尖革命”重塑政企互動邏輯。1.5萬名代表線上集結,“送解優”服務碼讓企業動動手指就能呼叫服務。湖南銘基高科電子的姜勇掃碼反映水電配套滯后,三天后施工隊就出現在廠區門口。從多頭跑到碼上辦,在數字化驅動下,1300余個企業訴求實現“一鍵直達”,辦結率80%。
邵陽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交辦到各單位的營商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投票。
政府答題,辦事更順暢
人大監督問題清單成為政府深化改革“指揮棒”。針對企業反映的政策“懸空”,市政府百日清廢200余項“隱形門檻”,湖南邵虹特種玻璃乘勢投產第二條生產線。“這些文件廢止當天,設備訂購合同就簽了字。”董事長劉正茂記憶猶新。今年初,市政府更將代表建議具化為“降成本三十條”,2024年2月,首次開通湘粵非鐵海聯運邵陽接續班列、邵陽-鹽田港鐵海聯運班列,推行湘粵港“跨境一鎖”模式,實現新能源二手車首次出口,推動雪峰蜜桔和龍牙百合12小時直運香港,時間節約2天,物流成本下降30%。國網邵陽供電公司為用能成本較高的企業制定“一企一策”降本方案,推動寶隆產業園由專變改為公變用電,企業用電成本從1.2元/度降低到8.3毛/度等。
刀刃向內的改革不斷加碼。市長信箱建立企業訴求“接訴即辦”機制,響應時間壓至24小時;市場監督局推出涉企“柔性執法”清單,2025年一季度涉企處罰量下降15%。當華潤雙鶴將4.8億元原料藥基地落戶邵陽時,總經理曾順點破關鍵:“從政策兌現速度到產業鏈完整度,這里讓我們能‘拎包創業’!”
服務暖心,發展添動能
一流營商環境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在富蘭地工具車間里,新引進的自動化生產線讓產能翻兩番。“人大牽線的專家團上門會診,技術瓶頸一個月就攻克了。”董事長劉成勇指著邵陽先進制造研究院博士團隊說。在邵陽,像這樣的跨界協同已成常態:湖南東億電氣用3D打印將打火機設計周期縮短30倍;拓浦精工“智能指揮室”實現30秒電飯煲極速裝配。
數據見證新變化。2024年邵陽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2家,規上企業利潤面達96.8%領跑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2194.68億元占GDP75%,每平方公里土地孕育出3家高新技術企業。“人大監督不是找麻煩,而是幫企業清除跑道上的碎石。”三一專汽負責人坦言。如今邵陽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挺進千億級。
一條公交線路能連接民心,一套監督舉措可激活全局。當企業痛點變成政策起點,“幫代辦8600件次”“解決率90%”“降本30%”便不只是紙面上的數據,而是寫在工廠車間的滿意答卷。人大監督的持續發力、政府的精準施策,化作企業破浪前行的強勁動力,在這片湘中沃土,法治陽光照耀,經濟活力迸發。
來源:邵陽市人大
作者:戴瑾昕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