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聯絡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和“重要陣地”。2023年以來,醴陵市人大常委會緊扣“打造千億國家級陶瓷產業集群”建設重點,在先進陶瓷產業鏈上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全方位匯聚人大力量,著力發揮“加油站”“服務站”“融合站”三大效能,切實為醴陵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目前,聯絡站有各級人大代表28名,其中全國人大代表1名、湖南省人大代表2名、株洲市人大代表10名、醴陵市人大代表15名。
發揮行業“加油站”效能,在做優產業生態上賦能助力。駐站代表圍繞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品牌打造等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積極開展調研活動,先后提交《關于醴陵陶瓷產業創新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強醴陵釉下五彩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等涉及陶瓷產業發展建議20余條。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采納與回應,不斷完善人才政策,先后出臺頒布《醴陵市優化產業發展政策》和“醴陵人才30條”,累計為陶瓷產業人才發放獎補資金241.3萬元,新增正高級工藝美術師7人、省工藝美術大師13人、省陶瓷藝術大師37人。全國人大代表、醴陵市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總設計師黃小玲等代表參加產業鏈組織的2023年中國國際精品陶瓷展,斬獲第十一屆“大地杯”特等獎4個、金獎13個、銀獎21個,獲獎質量與數量均創歷史新高,醴陵陶瓷產業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株洲市人大代表、湖南益嘉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泉英將調研過程中企業反映的希望將嘉樹鎮申報“炻瓷小鎮”和“中國炻瓷之鄉”,打造“醴陵炻瓷”品牌工程的心聲第一時間反饋給政府,跟進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各項申報工作。目前“中國炻瓷之鄉”授牌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
發揮企業“服務站”效能,在助企排憂解難上賦能助力。先進陶瓷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健全了人大代表駐企聯對機制,保持人大代表與市陶瓷企業、產業工人的緊密聯系,通過實行問題收集、交辦督辦、反饋評議等舉措,讓代表更好地聽民意、解難題。省陶瓷行業協會收到醴陵市人大代表、湖南銀和瓷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建軍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醴陵酒瓶企業抱團發展的意見建議后,聯合華聯、銀和、新世紀、泰鑫和德興等龍頭企業搭建了酒瓶企業交流合作平臺,有力地促進企業強化交流合作,擴大業務網絡,實現商業合作和資源共享。通過駐站代表收集群眾來訪訴求,推動了市委人才辦、醴陵陶瓷發展研究中心建立老一輩陶瓷從業人員關愛幫扶機制,定期利用傳統節日開展走訪慰問系列活動,共走訪慰問30余人次。同時,聯絡站還探索構建“聯絡站+法院”“聯絡站+檢察院”工作機制,更好為陶瓷企業排憂解難。今年10月份,醴陵某陶瓷原料公司與某瓷業有限公司涉及8萬元的買賣合同糾紛,經過駐站法官、陶瓷行業人大代表、特邀調解員三方的共同調解,終于握手言和。
發揮產業“融合站”效能,在匯聚發展力量上賦能助力。匯聚醴陵陶瓷發展研究中心、陶瓷院校、陶瓷企業、文旅部門等人大代表力量進站開展“陶瓷+”融合鏈小組活動,將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文旅產業融合起來。省人大代表、醴陵陶潤實業發展公司董事長文智勇等代表積極參與組織了“來醴陵,撿瓷器”走進高校系列活動,引起追捧熱潮,累計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在醴陵市人大代表、醴陵陶瓷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研發部副部長肖迪強的積極協調對接下,“第七屆佛山市雕塑院·陜西省雕塑院當代陶藝創作營”活動在醴陵成功舉辦,三地藝術家們攻破高溫瓷雕塑燒成難題,成功創作燒制高溫瓷雕塑作品36件。通過駐站人大代表牽線,先后引進了西北大學、喀什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院校在醴陵陶瓷發展研究中心設立校企實踐教學基地,吸引各地大學生來醴開展研學、實訓活動達20余批次。在醴陵市人大代表、醴陵書畫院院長黃龍等代表的參與協助下,醴陵市圓滿承辦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大賽——五彩瓷韻·陶瓷創新設計產業轉化專項賽,累計吸引了國內外高校投稿作品1645件,實現了中國好創意與陶瓷創新設計共舞,有力驅動了醴陵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 醴陵人大
作者:肖迪強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