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人大代表聯絡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平臺,近年來,遍布湖南全省城鄉的10425個代表聯絡站已深深扎根、蓬勃生長。《湖南法治報》聯合省人大常委會聯工委推出系列報道《“小站點”撬動“大民生”》,記者將走進省內部分人大代表聯絡站,聚焦各級人大積極探索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辦法和途徑,用人大代表聯絡站撬動民生大幸福,傾聽人大代表零距離聽民聲、解難題、促治理、助發展的生動故事。
僅7天時間,森怡家苑小區的污水管道通了,蔓延半個小區的污水也被清理干凈了。2023年8月,沙堤學校正式施工建設,家長憂心的板房環境差、安全隱患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2023年底,市中心城區兩個新水廠投入使用,25萬居民因此喝上了優質自來水……
推動這些民生問題快速解決的秘密,就在張家界永定區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里。2023年12月18日,《湖南法治報》記者走進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傾聽人大代表為民發聲的暖心故事。
零距離聽民聲解民憂
永定區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建成于2020年3月,張家界市人大代表永定代表團第一代表小組、永定區人大代表第七代表小組陣地均設于此。目前,共有國家、省、市、區4級代表27人。其中全國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3名,市人大代表15人,區人大代表9名。
人大代表進站接待群眾。
走進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這是一座兩層獨棟建筑,共有辦公活動用房5間。在布局陳設上突出了家的特點,營造出聯絡站既是代表也是選民溫馨的家。
墻上掛著整齊醒目的各類制度牌匾,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登記簿,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代表訪民、代表議事、代表述職的情況。每到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們都會早早來到聯絡站等候,社區群眾也樂意來串門。
“覃代表,我們小區房屋常年霉乎乎的,空氣不好,地面也很潮濕。”“由于地勢低,下雨后污水排不出去,整間房屋臭氣熏天。”2022年6月,在代表接待日活動現場,崇文街道燕窩塔社區居民來到聯絡站,你一言我一語地反映。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代表團第三小組組長覃智齊耐心地將群眾反映的問題一一記錄在選民接待本上。
到社區實地走訪后,覃智齊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映,并在區人代會提交了相關意見建議。同年9月,燕窩塔一巷支巷被納入2023年度小街小巷提質改造范圍。2023年2月9日,改造正式動工,拆除原砼面層、埋設地下排水管網、路面砼澆筑……經過4個月的緊張施工,巷道煥然一新,困擾26戶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類似這樣為民辦實事的故事在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不斷上演。比如,有的代表死磕村口的一條便道;有的代表為村民安全飲水問題努力奔走;有的代表利用自身資源幫助群眾解決個人生活中的難事、煩事、瑣事……“每當為群眾解決了一個問題,心里就有很大的成就感。”2023年7月到社區展開“回頭看”,居民們喜笑顏開,覃智齊也備感欣慰。
建站以來,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通過“代表接待日”“代表走訪選民”等活動,接待選民100余次,提出建議91條,問題化解率達80%,切實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為高質量發展添翼賦能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在永定區,這句話不僅是人大代表肩上的責任,更是前進的方向。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工廠企業,都有他們的身影。
“小微企業用地難是當前群眾反映最集中、最期盼解決的問題。”覃智齊坦言,“以前,如果面積比較大,企業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取得土地,但是像小微企業可能只需要三畝五畝的,很難獲得政府支持,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小微企業擴大再生產。”
為了解決這個“攔路虎”,沙堤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協調永定區個私協會,圍繞小微企業用地需求進行全面摸底,將收集到的民情材料反映給市、區兩級有關部門,并提交了代表建議。現已被列入市、區兩級政府2024年工作計劃,將在官黎坪辦事處白楊坡和西溪坪辦事處木業大市場建設小微企業產業園,推動小微企業進園集約生產、規范發展。
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同樣不乏人大代表的身影。20多年前,合作橋鄉八家村村民許玲莉從沿海工廠回到家鄉大山里搞養殖業。當時,她養了500多只山羊,在她的帶動下,當年合作橋鄉有20多戶都加入了養殖業。因此,許玲莉被永定區政府評為“致富標兵”。當選省人大代表后,許玲莉更加認真學習,積極為民代言,尤其是為農民發聲。
省人大代表許玲莉(左四)參加調研活動。
2021年,許玲莉提出了《關于將張家界莓茶納入“瀟湘五彩茶公共品牌”》的建議。在省委、省政府重視下,同年張家界莓茶納入“瀟湘五彩茶公共品牌”。如今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形成了“鄉鄉建基地、村村有合作社、戶戶搞產業、人人當股東”的產業發展模式。
無論是小微企業產業園從藍圖變成現實,還是村民安全飲水等牽涉千秋萬代的發展大計,都通過代表的意見建議變成民生工作的樁樁現實,也真正實現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未來,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將充分發揮聯絡站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增強代表履職實效,為張家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實現百姓盼的與政府干的同頻共振。
來源:湖南法治報
作者:蔣文娟 謝崢嶸 羅明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