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將于1月24日召開,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回眸2023》專欄,回望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工作機構一年來的重點工作足跡,定格省人大以高水平機關保障高效能履職,以高效能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瞬間。
2023年,省人大法制委、常委會法工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精神、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精神,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依法履職盡責,為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截至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省本級地方性法規12件,打包修改20件,廢止7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規32件。此外,地方立法條例擬2024年1月提請代表大會通過。
以高質量立法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彰顯“法治之力”。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圍繞省委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安排立法。著眼長遠,突出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精心組織編制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于2023年6月報經省委常委會審定并批轉印發。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若干規定、社保基金監管條例、測繪地理信息條例、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若干規定、城鎮污水管網建設運行管理若干規定、重污染天氣防治若干規定,修改禁毒法實施辦法、科技進步條例等一批服務發展大局、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體現湖南特色的法規。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做好立法規劃、立法計劃調整、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條例、社保基金監管條例等重點立法事項由常委會黨組向省委請示報告有關工作。配合省委辦公廳、省委依法治省辦完善好黨委領導地方立法工作機制,確保立法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二是認真做好法規草案審議修改有關工作。加強法規提前介入工作,及時與有關專門委員會、省司法廳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掌握立法進程,協調解決重點焦點難點問題,確保法規草案高質高效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立足湖南實際,精準設計制度。
三是豐富立法形式,積極推動“小快靈”立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選擇立法形式,切實做到“需要幾條就立幾條”。2023年新制定的省本級法規中,小快靈立法項目占比達70%以上,市州“小快靈”立法項目占比近80%。開展優秀“小快靈”立法案例評選活動。
四是積極開展地方性法規名稱適用及文書格式規范研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在湖南實施的需要,結合正在修改的地方立法條例,組織立法研究基地,圍繞地方立法實施性、補充性、探索性功能,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規名稱適用及文書格式規范,為全省地方立法工作提供科學、規范指導。
牢固樹立立法為民理念,積極探索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范式”。
一是全方位拓展公眾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建好用好基層立法聯系點,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擴面提質”。在每個市州確定了1個縣級人大常委會,另確定了1個律師事務所共計1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創新工作方式,首次與中南大學等6所高校法學院共建立法研究基地,同時遴選39名立法工作咨詢專家,借助“外腦”為立法工作匯民智、集民意。
二是健全人大代表全鏈條參與立法工作機制。將人大代表議案、建議中的立法修法項目列入立法規劃和計劃;將代表進行專業分組,邀請人大代表特別是相關領域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和審議,每次立法調研均邀請各級代表參與立法座談;重要法規草案印送代表征求意見;認真研究吸納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并及時溝通反饋。
三是全過程加強立法宣傳解讀。立法調研中,重點介紹立法背景、重要制度設計;法規審議時,播放法規相關影像材料;法規出臺后,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解讀法規。
堅持系統思維,備案審查和審查指導工作更加有力。
備案審查方面,審查報備的規范性文件77件,發現問題文件3件,其中1件已督促制定機關修改并重新報備,1件制定機關已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妥善處理,另外1件正在協調處理中。對4件公民審查建議進行移送審查。持續加強對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作指導。如期建成開通湖南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收錄現行有效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1.5萬余件,并建立《維護管理使用若干規定》,加強常態化管理。依托智慧人大平臺建立省、市、縣三級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審查指導方面,統籌省市兩級立法資源,指導市州科學制定立法計劃,從源頭上指導各市州優先選擇“小快靈”立法項目,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指導設區的市州開展協同立法。開啟跨省生態保護立法新探索,指導株洲與江西萍鄉開展淥水流域協同立法。指導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協同立法,推動長株潭三市協同立法機制和立法項目庫的協同。
亮點工作:
1.以高質量立法助力“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實現,制定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若干規定、社保基金監管條例,修改禁毒法實施辦法、科技進步條例等一批服務發展大局、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體現湖南特色的法規。
2.積極推動“小快靈”立法,今年新制定的省本級法規中,小快靈立法項目達70%以上,市州“小快靈”立法項目占比近80%。開展優秀“小快靈”立法案例評選活動。
3.開展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規名稱適用以及文書格式規范。
4.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擴面提質”,開展優秀基層立法聯系點評選。與中南大學等6所高校法學院共建立法研究基地,同時遴選39名立法工作咨詢專家。健全人大代表全鏈條參與立法工作機制。全過程加強立法宣傳解讀。
5.審查報備的規范性文件77件,依法處理問題文件。建成開通湖南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收錄現行有效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1.5萬余件,并建立《維護管理使用若干規定》。
6.積極指導設區的市州開展協同立法。開啟跨省生態保護立法新探索,指導株洲與江西萍鄉開展淥水流域協同立法。
來源:法制委、常委會法工委
作者:策劃:攝影:彭團 設計:曾妍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