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了2023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審計部門對全省財政管理、省直部門預算執行、重點專項、重大民生、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進行了審計。發現財政管理績效水平不斷提高,但仍存在虛增收入、歷史欠費收繳不到位;省財政對市縣轉移支付力度不斷加大,但仍存在資金分配不夠科學、均衡財力不夠到位;支付風險總體可控,但仍存在部分市縣庫款保障水平較低、“三保”支出壓力較大等問題。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審計報告問題導向鮮明,深刻揭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人大常委會審議打下了良好基礎。審計工作成效明顯,促進了財政資金規范管理。審計部門在關鍵環節加強審計監督,強化常態化經濟“體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較好充當了國家財產“看門人”的角色。
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進一步健全人大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紀檢監督等貫通聯動的協同監督機制,持續加大監督力度,嚴肅追責問責,發揮好審計工作的震懾作用。要加強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要將審計結果歸納匯總,形成問題清單和整改時間表,為后期督促整改提供參考,切實做好監督整改后半篇文章。省人大常委會要聚焦審計發現的問題,緊盯有關部門整改進度,提升人大監督質效。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 郭宸 劉沁妤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