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
“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1.5萬億元,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省發改委負責人在作審議說明時表示,但也存在數字產業缺乏統籌規劃、核心競爭力不強、創新生態不優、數字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痛點難點問題,一定程度制約了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亟需在省級層面制定出臺條例。
數字基礎設施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堅實底座,正在深度賦能各行各業。條例草案明確,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統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構建適度超前、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
我省數字產業化步伐加快,但是關鍵軟件等供給能力不足,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產品較少。條例草案從數字生態創新和數字產業化等兩個方面作出規定,要求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統籌實施各部門各領域數字技術計劃,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引導和鼓勵算力等資源依法有序開放,推動數字技術開源平臺、開源社區和開放技術網絡建設,構建協同共生的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生態。
為確保數字經濟發展安全,條例草案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數字經濟安全保障職責,健全安全風險評估和安全保障制度,建立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保護數據、網絡、設施等方面的安全。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緊扣國家、全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湖南作為我國超算技術策源地的數字技術優勢,圍繞先進計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云計算、區塊鏈、智能網聯汽車、移動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及優勢產業發展與布局,制定和出臺更多的“干貨”促進條款。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 楊佳俊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