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肖迪明率隊赴張家界就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以及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開展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赴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白虎堂社區、蔡家峪拆遷點、袁家界管委會迷魂臺值班房、協合鄉龍尾巴村等地,深入村莊、走近群眾,看現狀、聽實情、問需求、思立法。14日上午,召開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修訂草案調研座談會,就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規劃、執法主體、資源有償使用費、保護措施及禁止性規定等問題與參會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
肖迪明指出,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是湖南的一張名片。2000年出臺《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是我國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方性法規,為保護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形勢下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與利用的時代背景、現實依據和客觀條件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次修訂條例要加強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和利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肖迪明要求,調研要帶著問題來、盯著問題研究,確保調研質效落到實處。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修訂總的要求:嚴格保護,決不“放水”;精準保護,各方共贏。在修訂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一是遺產地與其他地的關系,要把保護范圍的核心區、緩沖區和邊界等區域關系搞清楚。二是規劃與保護的關系,要編制完成遺產地保護規劃實現保護、利用和管理有規可循。三是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做到保護與利用并重。四是政府與群眾的關系,要實事求是處理好公共利益與群眾利益之間的平衡。五是權力與責任的關系,要權責匹配,依法辦事。
調研組一行還實地考察了基層立法聯系點桑植縣人大常委會,赴劉家坪白族鄉長征村立法聯絡站進行調研。
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曾東樓,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李志勇,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紅日等參加了活動。
來源:法制委
作者:袁海軍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