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
退役軍人保障法》情況的報告
——2023年9月18日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謝春
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就2021年以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的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以下簡稱《退役軍人保障法》)2021年1月1日實施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退役軍人保障法》為主線,聚焦依法為退役軍人搞好服務保障,建立健全涵蓋退役軍人工作各領域的“1+N”法律政策制度體系,扎實推進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安置就業、擁軍優撫、褒揚紀念、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矛盾問題攻堅化解等工作,先后獲得中宣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和軍委政治工作部重點推介,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同志批示肯定。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對我省妥善處理移交安置問題充分肯定,專門向省委、省政府致信感謝并送來錦旗。
一、主要做法
(一)堅持高位推動,強化協調聯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每年召開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全省安置工作會議和全省雙擁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領導每年春節和建軍節前夕分別帶隊慰問駐湘部隊。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學習宣傳貫徹《退役軍人保障法》工作方案,全省各級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工作方案狠抓落實。
(二)堅持需求導向,抓好移交安置。全省完成轉業軍官、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全省完成軍隊大校以下退休軍官、退休軍士及傷病殘軍人移交政府安置的接收安置任務,退役軍人事務部下達計劃100%完成。按政策補繳基本養老保險,社保接續工作讓部分退役軍人享受政策紅利。
(三)堅持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創業。全省1.77萬名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2.3萬名退役軍人參加適應性培訓,1.37萬名退役軍人參加各類學歷教育。全省各級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879場次,累計提供崗位91.9萬個,2.4萬名退役軍人實現就業。與知名企業簽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合作協議,較好保證了崗位供給質量。全省有退役軍人創辦、領辦或參股的市場主體18.75萬戶。
(四)堅持用心用情,做好優撫工作。嚴格落實國家撫恤優待政策,及時足額發放撫恤補助金。下達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光榮院、優撫醫院、軍供站維修改造。開展優撫對象短期療養7638人,醫療巡診17800人。常態化走訪慰問駐湘部隊,深入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等擁軍優屬活動。2021年賀曉英榮獲全國“最美擁軍人物”稱號。扎實推進優待證制發工作,優待信息錄入核驗率排名全國第一。
(五)堅持尊崇關愛,搞好褒揚激勵。邀請退役軍人代表參加重大慶典和紀念活動。鐘自奇、夏昭炎分別被評為2022、2023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共投入1.88億元支持137個烈士紀念設施項目提質改造。2022年縣級以下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作在財政部對6個重點省份開展的補助資金績效評價中排名第一。每年集中舉行祭掃紀念活動3000多場次。出臺烈士父母特殊關愛政策,極大增強了烈士父母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
(六)堅持強基固本,優化服務管理。建強五級3.05萬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保障編制6940名,配備專兼職人員3.5萬名。省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6000萬元補助鄉(鎮、街道)服務站工作運行經費。省級每年安排3000萬元退役軍人幫扶援助資金,全省共投入12.82億元,慰問幫扶222萬人次。踐行“浦江經驗”,領導下沉接訪,退役軍人重復訪積案及時有效化解。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法治基礎比較薄弱。目前縣、鄉、村三級法律服務體系還不健全,法律程序維權成本較高,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訴求主體有些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多選擇通過信訪途徑解決問題。新時代退役軍人面臨的各種矛盾糾紛相互交織,法律服務和援助難度加大,法律服務和援助力量較難滿足退役軍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基層一線退役軍人事務法律專業人才緊缺,開展政策解答、權益維護、紓難解困等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二)安置就業有待加強。目前多數轉業軍官要求安置在省會城市及市州主城區,安置壓力較大。退役士兵更傾向于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企業崗位利用率偏低,人崗相適的匹配度還有待提高,引導退役軍人的合理預期還要加力。目前職業技能培訓仍以集中講座為主要培訓方式,部分培訓內容與就業實際有脫節現象。
(三)幫扶援助投入不足。目前全省比較困難的退役軍人5.4萬人,省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幫扶援助資金,市、縣兩級財政大多比較困難,地方配套不足,且資金來源單一,相對于困難退役軍人數量幫扶援助資金投入不足。
(四)基層基礎還需夯實。部分鄉(鎮、街道)服務站“五有”要求還沒有完全達標,鄉級服務站工作人員少,而轄區內退役軍人數量較多。人員流動性大,業務知識儲備不足、專業素養不高、作用發揮不充分等現象依然存在。
(五)權益維護壓力較大。部分地方在退役軍人傷殘評定、優撫對象身份認定等事務辦理中存在政策解釋不到位相互攀比等問題;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退役軍人上訪量增大,特別是部分群體人員數量多、期望值高、訴求強烈,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工作壓力還比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實施《退役軍人保障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夯實法治保障基礎。強化法治意識,運用“報、網、端、微、屏”等平臺,持續抓好《退役軍人保障法》宣傳貫徹。緊跟軍地改革步伐,運用法治思維,積極穩妥完善法律政策制度體系,推動法律政策制度落細落實。加強法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整合基層法治資源,加強專業培訓,提升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工作人員法治素養和專業水平。
(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開展老兵宣講活動,全面推開“返鄉第一課”,持續開展退役軍人“每日一星”“每周一星”系列宣傳,組織“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學習宣傳活動。建好用好烈士紀念設施等紅色資源,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日公祭等系列活動,大力弘揚英烈精神,激勵廣大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時代。
(三)堅持服務中心大局。按時保質完成移交安置任務。遴選一批培訓機構,建設教育培訓服務平臺,成立就業服務聯盟,促進退役軍人充分就業、積極創業。推進新一屆雙擁模范城(縣)創建,開展走訪慰問駐湘部隊、為“邊海防官兵送溫暖”等擁軍優屬活動,竭力為部隊減壓卸負、為官兵排憂解難。
(四)提升服務保障效能。按照“五有”標準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常態化做好優待證制發工作,不斷豐富優待證使用場景和范圍。按照政策程序認真搞好優撫對象身份認定。落實普惠加優待政策,努力提升優待撫恤水平。加大困難幫扶力度,努力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
(五)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加強風險研判處置,及時掌握、有效處置重要時段、重點工作開展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堅持每季度全覆蓋訴求摸底、領導到基層接訪,變上訪為下訪、化被動為主動,持續推進重復訪集中治理、信訪積案化解專項工作,加大矛盾問題化解力度,切實維護廣大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來源:社會委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