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余雄率隊到瀏陽市沙市鎮調研油茶產業發展情況。
金秋十月,正值油茶果收獲季節。余雄一行來到湖南聚爾康茶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茶種植基地,只見低矮的樹上結滿了碩大的油茶果,工人們或忙著采摘茶果、或忙著用拖拉機運輸,整個基地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隨后,余雄一行來到加工車間,了解加工技術、油產量和銷售情況。據了解,該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十分重視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應用,已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開展合作,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油茶新品種示范基地,已種植的3500畝油茶林均已改造種植袁德義教授主持研發的“華碩”新品種,該品種結果率高、果實大、出油率高,平均每畝產油100斤以上,比原來的老品種提高了一倍。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聽取了湖南聚爾康茶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曹松林的情況介紹后,余雄充分肯定了該公司創建以來取得的成績,他指出,油茶產業發展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一是樹立產業鏈條觀念,發掘油茶產業鏈價值;把種植和觀光旅游結合起來,把高標準基地建設管理經驗與培訓結合起來,做好引領示范。二是要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辦成校企合作研發典范;加強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袁德義教授團隊的科研優勢,努力把基地建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典范。三是要探索高標準油茶林建設路徑,推動全省油茶林標準化建設;國家對如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有一個操作指南,但高標準油茶林建設卻缺乏具體的建設標準和實施指南,要探索建設路徑,積累寶貴經驗,再到全省推廣。四是以“四良”為抓手,著力提高種植效益。以良種、良土、良法、良機提高茶油產量、提升茶油品質、增加農民收入,以科學種植促進生產、生態和諧發展,實現油茶產業發展的生態功能、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委副主任委員詹曉安,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委委員袁德義,省林業科技大學副校長尹雙鳳參加調研。
來源:農業與農村委員會
作者:楊海祥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