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朝著新目標,奮楫再出發。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從春天出發》,報道在湘全國人大代表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火熱實踐,第四期關注農業強國。
【總書記這樣說】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眼下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在湘全國人大代表在率領群眾辛勤耕耘之余,將兩會精神播撒到田間地頭,努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鏡頭一:“屋場會”連續五晚開講
全國人大代表、常德臨澧縣四新崗鎮油菜種植大戶沈昌健邀請全國人大代表麻小娟來試驗田看油菜。
“我的宣講主要聚焦‘三農’政策和惠民政策,目前已經宣講16場。”回到家鄉后,“油菜大王”沈昌健第一時間把兩會精神“搬”到田間、地頭、屋場、敬老院,“種”到群眾心里。
宣講過程中,有農民向他提問,“今年水稻收購價格有提高嗎?”“農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有不有提高?”沈昌健說:“這兩個問題大家不要擔心,逐步提高水稻價格、提高醫保報銷比例都是中央惠民大禮包。”
沈昌健講得實,講得活,村里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愛來聽,他連續在“屋場會”上講了五個晚上。看到大家十分關注“三農”政策,對未來發展充滿自信,沈昌健十分感動。他說,下一步要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行稻油輪作,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的精神,帶動、引領廣大農民發展油菜產業,為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此外,他還計劃加大開發太空油菜苔和太空菜籽油等太空食品力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目前是油菜的盛花期,更是油菜科研授粉雜交的關鍵時期,沈昌健在將兩會精神帶回基層的同時,又投入到油菜授粉雜交育種科研中,希望能培育出更多優質高產的油菜新品種奉獻給廣大農民。
鏡頭二:群眾點題,現場答疑
趁著群眾忙活空暇,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慈利縣芬芳種養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寧芬芳在田埂邊宣講兩會精神。
“看!這是農機手駕駛翻耕機在田里勞作,為春耕做準備。”寧芬芳向記者展示新拍的照片。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寧芬芳認為不僅要將兩會精神傳達好,更要用實際行動落實好。
為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工作,返湘后,她已流轉了五個村一千多畝的土地,基本完成了農資的保障、土地的翻耕工作。在嚴守耕地紅線方面,她將部分拋荒的土地進行了治理,種植了農作物。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村里引進了農業現代化機械設備和農業技術型人才,希望培養一批愛農村懂農業愛農民的新時代新農人。提升耕種“科技范”,合作社還新進了一批無人植保機、插秧機,利用現代技術來提高農活效率。
身為農民代表,寧芬芳的宣講沾滿泥土味。她采取“大課”與“小課”結合的宣講方式。“大課”在縣人民法院等地的會議室開講,“小課”則走進田間、集市、曬場等,跟群眾問答式互動,隨時隨地講。她說有次去集市上買東西,村民們看見便樂呵呵地問:“在北京你提了什么建議?對我們老百姓有沒有什么好處啊?我們應該怎么做?”她一一進行解答。寧芬芳承諾,她一定會不斷提高履職能力,搭建好民意溝通的橋梁。
鏡頭三:“大棚課堂”傳兩會好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惠眾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陽岳球(左二)將兩會精神帶進大棚。
從北京回到屈原管理區營田鎮后,陽岳球第一時間來到早稻育秧大棚,將兩會上的好消息、好政策、好聲音傳遞給鄉親們。今年,陽岳球提前一個月籌建育秧中心,建立自動化噴淋系統,秧苗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實現了快速生長。
“作為一個農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我對全國兩會高度重視農業倍感振奮,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陽岳球欣喜地說。
返湘以來,陽岳球分別對屈原管理區機關單位干部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進行了宣講。他既從“大處”著眼,讓大家了解實現農業強國的意義和路徑,又從百姓密切關注的“實處”著手,建議因地制宜發展“稻蝦、稻蛙、稻漁”綠色生態循環高效種養,確保糧食與農產品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致富。陽岳球告訴記者,河市鎮三和村的綠色生態循環高效種養示范基地已經在3月中旬竣工并投入生產,預計基地可以實現年產值690萬元,年純利潤220萬元,目前已安排50名農民在基地從事生產經營。
為了做好水稻優良品種種植示范,陽岳球所在的惠眾合作社已經與岳麓山種業和湖南糧安公司簽訂了合作建立《洞庭湖區域良種種植展示基地》協議,計劃引進22個優質水稻品種示范栽種,辦好兩次現場觀摩會,讓鄉親們“看禾選種”,照樣耕種,幫助發展優質稻種植增加收入。
鏡頭四:抓“糧機”,獻“糧策”
全國人大代表、郴州糧油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杰俊在公司,圍繞“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這一主題,向企業黨員、一線工人們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既要在糧食的耕、種、管、收等生產環節推進農業現代化,也要在糧食的烘干、儲倉、加工等環節推進現代化。”提起農業現代化,從事糧食機械研究工作30多年的吳杰俊打開了話匣子。他說:“糧機裝備行業主要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糧食烘干、儲藏、加工環節的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提高糧食的產出品質和產出率,降低糧食加工的成本,提高糧食加工企業的效益,形成良性循環,以實現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結合工作崗位,吳杰俊提出,為實現農業強國,計劃進一步強化糧機設備的工藝性能和機械性能,提升電控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還要進一步開發大型化設備,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糧食增產增質,提高糧食安全供給。除此以外,公司與省林業科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開展油茶等木本油料加工技術和設備的開發轉化應用。
身為全國人大代表,吳杰俊返湘后立馬對公司的黨員、各級管理人員和骨干宣講了兩會精神,強調了農業強國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宣講里,他還會將兩會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一處,多場景進行持續宣傳。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宇晨 彭 團 王怡茜(實習)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