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為抓好春耕生產,三江口瑤族鎮組織人大代表積極開展行動,深入農戶家中與田間地頭聽民意、解民憂,宣講惠民政策,精準建言獻策,多措并舉為春耕生產發力。
當好糧補政策的“宣傳員”。春耕備耕期間,郴州市汝城縣三江口瑤族鎮廣泛宣傳種糧補貼惠民政策,鼓勵擴大種植規模,營造春耕生產良好氛圍。代表們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與鎮村干部一同開展“敲門行動”,分組到各村廣泛宣傳,促進糧補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當好土地流轉的“協管員”。代表們在發動農戶優先種植早稻的同時,對愿意流轉土地種植雙季稻的農戶鼓勵簽訂流轉協議,引進種糧大戶成規模種植,確保早稻生產不誤時節。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已累計流轉土地760多畝用于種植早稻。連日來,三江口、下里、中心等村田間地頭人頭攢動,農戶們搶抓時節拋秧,一派緊張忙碌的生產景象。
當好助力春耕的“服務員”。在入戶宣傳的同時,人大代表們聽民意、解民憂。不少農戶反映現有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簡陋甚至損毀,不利于早稻生產,急需改善。鎮人大收到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后,及時將情況反饋給鎮黨委政府。三江口瑤族鎮迅速召集駐村領導、村支書、部分縣鎮人大代表,圍繞解決春耕生產急需改善的水利設施展開座談,各抒己見、建言獻策。據此,鎮黨委、政府積極向縣農業與水利部門銜接匯報,爭取項目資金用于興修農田水利設施。近期,三江口瑤族村正搶抓時節,組織農戶修建黃洞口組、新城壩組灌溉水渠,計劃修建水渠1400多米,建成后將改善100多畝早稻生產的灌溉狀況。
下一步,鎮人大主席團將繼續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用,助力春耕生產,及時收集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助推解決群眾在農業生產上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來源:汝城縣人大
作者:三江口瑤族鎮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