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重要會議。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為人民代言》,邀請來自湖南團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結合自身領域,談履職心聲。
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常德市臨澧縣四新崗鎮的油菜試驗田里,金浪翻滾,蝶舞蜂飛。
一個多月前,消息就在鎮上傳開了:“油菜大王”沈昌健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一定要當一名讓群眾滿意的代表!”春節剛過,沈昌健就到農村、下車間,與農民工人、基層干部座談調研,聽取他們對經濟社會發展及“三農”等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
“要多扶持農村種糧大戶”“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建議加快推進呼南高鐵宜常段建設”……沈昌健將意見建議進行了綜合篩選,將帶有普遍性的、全局性的意見撰寫成10件建議案,帶著它們來到了人民大會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不謀而合,沈昌健準備的第一個建議案就是《關于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
“農村的水利設施建設還很脆弱。”2022年,長江流域遭遇了罕見的百日大干旱,給農村灌溉造成了很大困難,這讓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沈昌健有些著急。他在建議中提出,要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把修水庫、筑塘壩、疏渠道、清堰塘、防滲漏納入秋冬修主要任務,確保糧食生產旱澇保收,徹底解決農業“望天收”問題。
他還建議,加快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提升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促進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新跨越,加強種業科技攻關,打造種業創新高地,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在他看來,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在人才。
“我是一名來自基層的農民代表。”“我是農民代表,我的關注點始終是‘三農’”“我是農民代表,我要為農民發聲”……在多次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沈昌健每次都會說“我是農民代表”這6個字,帶著濃濃的常德口音。
飽含著對土地的深情,對農村的深情,這名“農民代表”一直關注著農民的疾苦。關于未來,他說,要在做好油菜科研本職的基礎上,盡快把油菜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讓鄉親們的“錢袋子”鼓得更快。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宇晨 彭 團 張可可 唐 俊 龍 蓉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