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重要會議。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為人民代言》,邀請來自湖南團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結合自身領域,談履職心聲。
肖北庚
“樹立高質量立法意識,牢固良法善治理念,全面實施新修改的《立法法》,把高質量立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月7日,在湖南代表團首場網絡視頻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行政法研究會會長肖北庚回答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正式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作為一部“管法的法”,這是立法法在2015年首次修改后再次修改。
以高質量立法促進高質量發展,是肖北庚重點關注的話題,他認為,就湖南來講,應聚焦先進制造業、岳麓山種業、算力與動力、數字治理和數字政府、洞庭湖保護、湘江新區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方面加大立法,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保駕護航,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法治框架。
作為一名法學界人士,肖北庚一直關注《非遺法》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些新形勢新問題。他表示,隨著非遺事業的深入發展,現行法律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欠缺和不足,難以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推進《非遺法》相關修訂工作十分迫切。
對此,他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修訂工作的建議》。他在調研中發現,涉及非遺的案件數量逐年遞增且種類多樣,司法機關適用法律時缺乏明確的法律指引,案件的管轄權模糊、同案不同判、法律難以執行等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更為重要的是,《非遺法》與其他法律之間在落實保護方面也存在銜接不暢的現象。
肖北庚建議:
將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納入今年立法計劃,以修訂方式進行全面修改,以適應新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需要,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使經濟社會活動更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法治政府建設也是肖北庚關注的重點。他說,政府采購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市場,是財政運行乃至國家治理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但目前其政策功能發揮的效能空間還很大,對此,他提出了《充分有效發揮政府采購公共政策功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就如何運用好這一政策工具、發揮其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能,進行了詳細闡釋。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宇晨 彭 團 張可可 龍 蓉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