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初心如磐,篤行致遠。五年來,我省各級人大代表牢記為民初心,不斷加強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群眾呼聲,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真正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推出《履職印記》專欄,立體呈現五級人大代表的動人履職故事,敬請關注。
“你知道咱們幼兒園的園長是誰嗎?人大代表陳皎!”每當聽到有家長這樣說,陳皎心中都頗為自豪。
陳皎是張家界慈利縣零溪鎮啟慧幼兒園園長。2017年當選張家界市人大代表后,她每年都要提不少建議,其中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一直是她最關心的領域。
陳皎和啟慧幼兒園的小朋友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2017年、2018年,陳皎先后到桑植縣的芭茅溪小學、永定區的天門小學等全市20多所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問題展開專題調研,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領銜提出《關于加大鄉鎮專業校車發展力度的建議》,與其他代表共同提出《關于關愛我市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建議》,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應該走在關愛留守兒童的前列。”近年來,陳皎救助留守兒童130多名,募捐救助資金40多萬元。
慧慧(化名)是陳皎5年前開始幫扶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了。她曾是一名留守兒童,一度中斷學業,陳皎每年看望她很多次,從心理上、學習方法上引導她拾起對生活的自信,今年慧慧終于如愿考上了本科院校。
朵朵(化名)患先天性地中海貧血,5歲的時候需要換骨髓治療,然而前期的治療已經讓家里一貧如洗,更不幸的是朵朵的爸爸媽媽也先后身患重病。陳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發動水滴籌為她籌集資金6萬多元,個人先后為她捐款1萬多元。眾望所歸,朵朵的手術很成功,目前已經是一名健康的小學二年級學生了。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陳皎邀請部分家長、幼兒、老師精心編排了由自己編寫的原創舞臺劇——《關愛留守兒童》。
“攜手一份真情奉獻一片愛心,讓我們共同呵護著孤獨的心……”舞臺劇2018年元旦在慈利縣慈善協會組織的愛心春晚演出,節目讓許多家長流淚,也激勵著陳皎堅守在關注留守兒童的這塊陣地上。
“過去,學生放學早,回家的孩子無人看管,看電視打游戲上網是常態。家長想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補習,但經濟壓力又大。”家長上下學接送孩子的難題,陳皎感同身受。于是,她赴全市多所學校調研,向家長發起問卷調查,并提出了《關于加速開展我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建議》。張家界市教育局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建議。目前,張家界市中心城區及各區(縣)城區的學校已陸續開展了課后服務。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陳皎也十分關注。寒暑假期間,她驅車到張家界市各學校走訪調研。2019年,她提出《關于在我市中小學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的建議》,被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定為重點督辦建議。目前,有部分學校已將非遺傳承項目納入了學校發展規劃和學生成長計劃,并組織編寫了非遺特色課程。由張家界市非遺研究與保護促進會編寫的《非遺讀本進校園》幼兒課本,2021年秋季已進入全市兩區兩縣近20所幼兒園。
人民教師和人大代表的雙重身份,讓陳皎忙并快樂著。她說:“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我能量滿滿,我要背著裝滿愛心的行囊一直行走在愛的路上。”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宇晨 彭 團 張可可 楚 錚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