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情況開展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列席會議的省人大代表聚焦實際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問得犀利。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迎春率12家省直部門負責人“面對面”,答得實在。
【產業幫扶】
分類施策,對失敗的產業謀劃替代項目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落實產業幫扶政策至關重要。在調研中,曹健華委員發現,有的幫扶產業防風險能力差,有的因幫扶企業自身發展困難導致保底分紅難以兌現,有的幫扶產業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夠完善。
拋出問題后,曹健華委員直接發問:“省農業農村廳將采取什么措施解決幫扶產業難以持續發展的問題?省鄉村振興局將采取哪些措施來完善幫扶產業利益聯結機制?”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建球坦陳幫扶產業確實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承諾今后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做好“土特產”文章,計劃采取壯大特色產業、培育市場主體、拓展升值空間、打造“湘”字號農業品牌等五個方面的措施來推動幫扶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圍繞增強幫扶產業聯農帶農實效,將重點抓好分類施策、豐富方式、加強監管等三個方面的工作?!笔∴l村振興局局長毛朝暉當場表態:對脫貧攻堅以來實施的扶貧產業,要逐一梳理分析運行情況,對發展較好的進一步鞏固,對發展一般的強鏈補鏈,對半死不活的盤活資源,對失敗的產業謀劃替代項目。
【住房安全】
或設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管護專項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劉準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存在房屋質量安全隱患等問題,他問得很直白,“如何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質量安全問題?”
省發改委副主任杜中華答得有力:對群眾反映的房屋質量問題、提出的維修需求,要迅速回應、及時維修整改到位。他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共搬遷了18.7萬戶、69.4萬人,點多面廣,特別是隨著房屋使用年限增加,管護資金缺乏,房屋維修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5年質保期到期后,搬遷安置住房維修管護問題將是各縣市區共同面臨的難題。
省發改委擬在完善搬遷安置住房質量安全排查機制、建立搬遷安置住房管護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房屋管護財政專項等3方面抓好落實。將進一步加強匯報,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管護,或專門設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管護專項,減輕縣市區財政壓力。
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安全是住建部門的重要工作。省住建廳廳長唐道明說,為了確保房屋的使用安全,他們將對實施改造和建設的過程嚴格規范監管和技術指導,對農房建設進行全面管理,同時對農房質量安全問題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經查屬實要整改到位,舉一反三,建立健全農房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飲水安全】
不斷完善農村供水系統管理
自由提問環節,列席代表們踴躍提問。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事關人民群眾福祉,是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脫貧攻堅期間,貧困群眾安全飲水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但是省人大代表向漢春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地方還存在著水壓水量不夠、水質不達標、干旱時間稍長就沒有水等問題。他向省水利廳廳長羅毅君提問,采取哪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向漢春代表提出的問題,確實是時有發生。”羅毅君毫不避諱,他介紹,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大多是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從工程的布局上來看比較分散,從工程的規模上來看以小型為主,規模以下為主,這類工程數量占了95%以上。
從工程的標準來看,當時的建設標準不高,從工程的水源來看主要是以山泉水、山溪水、地下水為主,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工程目前已經臨近或超過了使用年限,這些工程抗風險的能力確實不太強。
針對這些問題,省水利廳將從持續動態清零、全面排查整改、提升保障能力、推進智慧水務等四個方面發力,不斷完善“水潤瀟湘”農村供水系統管理,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工程的取水、制水、輸水、用水全過程實時監控和管理,大幅提高農村供水行業監管效率和問題反饋預警作用。
一言一語察民意,一問一答應民生!詢問人還圍繞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鄉村振興領域、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農村醫保、交通建設等民生問題提問,兩個多小時,你來我往,有“熱”度,有“辣”度。
來源:三湘都市報
作者:李成輝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