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蘭作關于《湖南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
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
此前,2023年7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省人民政府提請審議的《湖南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條例(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認為制定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條例,對實現基金全過程安全、管理全過程規范、運行全過程公開、責任全過程落實,切實提升監管水平,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就進一步修改完善條例草案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根據多方意見和建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二次審議稿,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
加強對社保基金監督監管
根據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社會委關于細化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組成的規定、更好發揮社會監督職能的審議意見,二次審議稿將條例草案第六條第一款中的“成立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修改為“成立由用人單位代表、參保人員代表,以及工會代表、專家等組成的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
根據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關于加強人大對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力度的審議意見,二次審議稿增加了一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資運營以及監督檢查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等,依法行使監督職權。”
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條例草案規定了基金收入監管,但缺少基金支出監管內容,建議補充。據此,二次審議稿增加一條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支出依據、支出內容、支出程序等予以規范。
根據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省人大社會委關于進一步完善社保卡管理中各方協同責任的審議意見,二次審議稿第十九條增加了“會同醫療保障、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等部門和機構”。即“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醫療保障、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等部門和機構完善社會保障卡管理制度,規范社會保障卡的管理、應用與服務,拓展社會保障卡用途,將社會保障卡作為社會保險業務辦理的身份憑證、待遇享受以及補貼發放等的載體,推動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領域實現一卡多用。”
強化暫停支付或結算的預防措施
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基層同志提出,條例草案第三十二條對違規領取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可以暫停支付或者結算的規定,有利于及時防止社會保險基金遭受侵害,建議進一步明確適用條件和程序,增強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二次審議稿依據行政法規的規定,對該條作如下修改:一是為避免社會保險基金損失擴大,將暫停支付或者結算的范圍擴大適用到醫療保險之外的基本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二是將暫停支付或者結算情形限定為“參保單位或者參保人員涉嫌騙取且不配合調查的情形”;三是明確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權利;四是就查證屬實后的處理,作出與上位法相銜接的規定。
19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了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認為制定、出臺條例勢在必行,建議要進一步細化實化相關條款、完善內控制度、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提高社保人員的業務素養等;強化各方責任落實、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健全社會監督體系等,守護好百姓的“救命錢”“養老錢”。
來源:人民之友
作者:蔣海洋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