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金鈺律師事務所的張青松。我認為,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人大代表只有切實做好調查研究,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為人民代言,對人民負責。下面我結合個人履職和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調查研究是代表的職責所在
人大代表是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的,其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代表人民是人大代表的職責和使命,因此,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愿望,反映人民意愿。“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下去調研都是辦法”,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向群眾求教問計。為提高代表議案、建議的針對性實效性,人大代表應積極參加包括視察、專題調研在內的各類調研活動,做到“無調研,不建議”。
二、調查研究要圍繞大局所需
人大代表要胸懷“國之大者”,落實“省之大計”,要圍繞事關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圍繞我省實施的“三高四新”戰略,圍繞省委部署的中心工作和全省改革發展大局開展高站位寬視野調研,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貫徹落實。比如,鄉村振興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我主動聯絡本市幾位省人大代表,將有關鄉村振興問題列入今年的調研計劃,擬圍繞實現鄉村持續振興的目標,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問題歸集等環節,對目前工作的推進情況、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推進鄉村持續振興的對策進行比較全面的調研,力爭形成高質量建議。
三、調查研究要緊扣民心所向
人大代表,顧名思義,是代表人民、是人民的代言人,是人民利益的維護者,人大代表必須深入群眾,察民情,解民意,關注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同時,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吸取群眾智慧,匯聚群眾力量,更好地維護群眾利益。這就要求我們,一要俯下身子,不僅要身入基礎,實地去看、去聽、去問、去體會、去感悟,更需要心到基層,本著忠誠、愛民、責任之心,與群眾交朋友,真實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二要在選題上下功夫,要聚焦問題,找準工作中存在的堵點、淤點、難點,做到選題實,靶心準。
四、調查研究要發揮專業所長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人大代表來自社會各界,每一位代表都有各自的專業背景和專業優勢,我們要就自己熟悉的專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揮己之所長開展調研,只有這樣,才能提出更專業、更高質量、更有針對性和更強操作性的建議和意見。
近年來法院訴訟受案年年攀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凸顯,為落實訴源治理工作要求,地方各級做了大量工作,如將訴源治理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內容,通過建立訴源治理工作站,搭建政法“五老”調解平臺,打造代表委員調解室、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并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等方式,化解了一批矛盾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工作目標相距甚遠,萬人訴訟率總體呈不降反升趨勢,法院訴訟受案仍逐年增長,案多人少矛盾仍未緩解。作為一名專業法律工作者,我依托職業優勢開展調查研究,查找訴源治理工作沒有有效降低訴訟增量的癥結所在,針對訴源治理的難點、痛點問題,提出了“再推動,再落實,切實做好訴源治理工作的建議”
針對法院司法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不科學、不完備,導致在既增加當事人訟累,也浪費司法資源,使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的同時,讓法官苦、當事人難、領導屈、案件質量受影響的問題,提出了“關于完善或改進司法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建議”。
前述兩條建議均得到了辦理單位的高度重視和有效采納。
五、提升素質是做實調查研究之基。
人大代表必須首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人大代表上連黨心,下連民心,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升政策理論水平,提升思想理論是依法履職的重要基礎,要加強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的學習,以正確的政治理論武裝自己,確保履職的正確方向。同時,代表履職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為更好履行代表職責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以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作為,我們作為人大代表,應當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扎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我們的履職能力,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為人民服務,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