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永州市首個“人大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示范基地”在零陵區七里店街道建成,標志著該市人大“11357”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模式進入完善定型并全面推廣應用階段。該基地目前共有1個代表工作室、1個立法聯系點、1個法律事務所和14名人大代表,涵蓋了該街道76個基層治理網格、53000多名居民,將在進一步厚植民主根系、暢通民意表達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11357”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模式是永州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共永州市委和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大力推進工作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創新成果。
該模式通過“突出一個實踐主體、拓寬一條實踐渠道、搭建三維實踐平臺、做實五大實踐‘網’事、強化七項實踐支撐”,厚植人大民主根系,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體現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嵌入到基層社會治理各方面。
一個實踐主體即人大代表這個主體。一條實踐渠道即聯系群眾辦實事這條主路徑。三維實踐平臺即推進地方人大工作平臺(代表聯絡站、立法聯系點)、政府基層治理單元(社會治理網格、便民服務中心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深度融合,構建群眾“點單”、人大“下單”、政府“買單”三維一體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互聯網”。五大實踐“網”事指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互聯網”做好五件實事:一是“結對察事”,即編組進站的人大代表與當地社會治理網格員結成工作對子,聯系選民、走訪群眾;二是“坐班理事”,即人大代表輪流到代表工作站坐班,收集民情民意;三是“應邀議事”,即人大代表應基層單位邀請,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活動;四是“票決定事”,即推行基層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五是“跟蹤監事”,即人大代表對基層民主協商確定的事和代表投票表決通過的事,進行全程跟蹤督辦。七項實踐支撐指從“牌子(掛牌運行)、場子(工作場所)、位子(人大代表主體地位)、方子(工作方案)、本子(工作臺帳)、尺子(管理辦法)、窗子(接待和展示窗口)”七個方面確保實踐基地順暢運行、發揮作用。
“11357”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模式運行以來,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民主功效。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召開立法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27場,公開征集立法意見和建議6000余條;在永五級人大代表通過結對察事、坐班理事、應邀議事、票決定事、跟蹤監事,全方位參與基層民主實踐,共聯系群眾辦實事1700多件。2023年一季度,全市在實現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鄉鎮全覆蓋的基礎上,縣級層面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付諸實戰,全市累計票決民生實事項目319個。
3月23日,東安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確定大盛鎮至花橋岔路口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2項為東安縣人民政府2023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全市285個基層代表工作站、11個立法聯系點全部鏈接基層治理網格。
來源:永州日報
作者:賀永景 雷少雄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