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來,地處洞庭沅水之畔的湖南省漢壽縣境內持續35天高溫無雨天氣,河湖水位持續下降,水庫塘壩蓄水不斷減少,全縣21個鄉鎮(街道)218個村民小組出現嚴重旱情,農作物受災總面積45萬畝。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漢壽縣2150多名省、市、縣、鄉鎮四級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情系民眾,積極投身戰大旱,斗大災的戰斗中去,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以大無畏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曲人定勝天的動人之歌,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人大代表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
人大作決定 代表齊響應
7月29日,漢壽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上,作出了《漢壽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投身抗旱救災的決定》。省、市、縣、鄉鎮四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的各級人大代表帶頭深入抗旱戰斗第一線指揮。常德市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朱進友、副主任陳勇軍、郭輝勇分別帶頭深入西湖區、山區10個鄉鎮干旱嚴重村組,分別擔任鄉指揮部政委和副指揮長,與縣委、政府領導一起一線調度指揮。嚴格按照“先生活、后生產,保重點、講效益”的原則,把保飲水和加強田間作物管理作為重點,對各級水源實行“統籌調度、層級管理、審批運行”,統籌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其中3座中型水庫、13處大中型泵站、5處堤垸關鍵涵閘和內河內湖重點控制涵閘,從7月下旬開始,由市人大代表、縣防指常務副指揮長和防辦主任審批運行,所有小型水庫、小型機埠、小型涵閘由各鄉鎮(街道)統籌管理,明確專人負責現有水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維護用水秩序,避免水事糾紛,確保發揮最大效益。同時,按照起排水位提高0.5米的標準控制排區渠系水位,并密切關注內外水系的水位變化,適時開啟趙家河、翻水口、蔣家嘴等沿堤20多處涵閘引水入垸,及時啟動巖汪湖、坡頭等大型泵站提水灌田,為全縣70%的耕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一線顯擔當 抗旱解民憂
8月1日凌晨4時,由縣人大組織18個人大代表抗旱服務隊應急采購的100臺抗旱機具已連夜運抵受旱15鄉鎮街道。
7月中旬,漢壽發生旱災以來,18個縣人大代表抗旱服務隊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在旱情緊急、人員短缺的情況下,與鄉鎮水利站聯手,采取縣隊支援設備、提供技術支撐,鄉鎮組織隊伍的方式,及時將19臺潛水泵、混流泵和打井設備投入一線,為群眾抽水抗旱、打井找水。7月末,漢壽旱情迅速蔓延,各地均出現抗旱機具短缺現象,縣人大代表抗旱服務隊積極爭取縣財政50萬元的資金支持,并迅速組織人大代表、技術專家根據抗旱實際需求,制定了機具購置計劃和投放方案,派出專人尋找廠商緊急采購了100臺7.5kw、2.2kw潛水泵。災情緊急,7月31日晚,縣人大代表、抗旱服務隊緊密聯系送貨人員,提前組織受旱鄉鎮連夜轉運,8月1日凌晨4時,送貨車輛抵達縣儲備庫,早上7時,100臺抗旱機具裝車運往受旱最嚴重的16個山丘區鄉鎮,投入一線抗旱。
“七星壩堵塞嚴重,現已無法滿足群眾的灌溉用水需求,請人大幫我們解決……”8月18日上午,軍山鋪鎮七星橋村種糧大戶蔡燦向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值班代表反映稻田用水情況,尋求幫助。
近期,受連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軍山鋪鎮旱情較為嚴重。眼下正值秋糧等農作物穩產增收的關鍵期,抗旱形勢日趨嚴峻,不少群眾反映農業灌溉用水困難。針對這一情況,軍山鋪鎮人大第一時間派人趕赴現場,了解具體情況。隨后組織力量對七星壩進行清理,清除堵塞在河壩處的雜草、樹枝、垃圾等雜物。經過3小時的緊張戰斗,完成了對大壩的疏淤清積,水流通暢,歡快流向渠道和田野,有效保障了2000多畝耕地的灌溉需求,極大地緩解了旱情。在接到人大反饋的情況后,蔡燦激動地說:“人大代表為人民,鎮人大幫我們疏通了灌溉渠道,送來了充足的農業用水,為我們秋糧生產豐收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齊心戰高溫 抗旱保豐收
為切實緩解旱情,保障農作物正常生長,連日來,漢壽縣各級人大代表立足抗大旱,采取有力措施齊心協力戰高溫,確保抗旱奪豐收。一是科學引水,全力抗旱。洋淘湖鎮沖天村鎮人大代表啟動抗旱應急響應,利用抽水設備24小時不間斷從西洞庭湖提水注入主干渠,并組織干部群眾清理灌溉溝渠,保障水流暢通,全力保障灌區農業生產用水需求。
縣人大代表、洋淘湖鎮人大代表、水利站站長曹湘文:“我們購買了10臺8英寸的潛水泵,每天能夠將7.2萬立方米水抽入抗旱主渠,再組織群眾從抗旱主渠利用二級提水,采用小型潛水泵、柴油機提入農田,保證農田用水,把災害降到最低損失。”
縣人大代表、洋淘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彥樺:“洋淘湖鎮立即組織干部群眾因地制宜打響抗旱保收應急戰,成立黨員抗旱先鋒隊,選派16名鎮村黨員干部分四班24小時值守,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罐頭嘴鎮人大代表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抗旱保收工作,自8月上旬以來,罐頭嘴鎮一直高溫無雨,抗旱形勢十分嚴峻,水稻等農作物均不同程度受災,面對嚴重的旱情,縣鎮人大代表,迅速行動,統籌安排,帶頭與人民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鎮人大代表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旱情、聽取民意、摸清旱情,科學調度水源,全面排查河道、溝渠、機井口等是否順暢,集中疏浚存在隱患的河道、溝渠,確保澇能排水、旱能供水。同時,鎮人大代表、農技人員指導人民群眾全方位開展科學抗旱、節水抗旱、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鎮村干部還積極排查抗旱工作中的不穩定因素,及時處置和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確保全鎮社會和諧穩定。洲口鎮人大代表戰高溫、齊抗旱、保豐收面對持續多日的高溫酷暑天氣,當前多地農業生產面臨嚴峻的干旱缺水考驗。為了迅速緩解旱情、抗旱保收,半月來,洲口鎮人大代表迅速啟動抗旱應急響應,積極組織鎮村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開展“戰高溫 齊抗旱 保豐收”農業生產保民生行動。鎮村兩級共投入救災資金近80萬元,調動挖機51臺次,購買潛水泵近100余臺,調動勞力近500人次,疏通引水渠20多條,確保農民農業生產用水得到及時供給,農作物秋收不減產。
朱家鋪鎮抗旱保收出真招,全力以赴促豐收。7月以來,朱家鋪鎮遭遇持續高溫天氣,嚴重影響到全鎮農業主導產業水稻的生長。為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保障田間正常用水,朱家鋪鎮人大主席團主動為黨委政府當參謀、出實招,積極開展抗旱保豐收工作,守好群眾“糧袋子”。高度重視,積極謀劃,第一時間召開抗旱保豐收工作動員會,根據天氣預警提前協調江東市水庫做好開閘放水工作,保障灌溉用水供應;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察旱情、聽民意,根據水源分布情況,合理調度,保障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區的縣人大代表、干部積極投身抗旱保豐收的工作中指導灌溉工作,協調用水糾紛11處,及時解決1100戶群眾用水難題。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烈日當空的大地上,在群眾渴求期盼的目光中,漢壽縣各級人大代表在防旱抗旱的關鍵之際,響應上級號召、積極主動履職,帶頭沖鋒在前抗旱救災,他們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汗水緩解旱情、用真心為民解困,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錚錚諾言!
來源:漢壽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田明時 李亞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