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2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曉安帶隊赴岳陽市湘陰縣、岳陽樓區、云溪區、君山區等地,開展水資源管理情況調研,并就制定水資源管理地方性法規開展前期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君山區長江北部補水工程一期泵船和二期建設工程現場,岳陽樓區東風湖、泰格林紙集團岳陽分公司,云溪區巴陵石化公司己內酰胺建設現場,湘陰縣湘江水廠及東湖濕地公園河湖聯通工程建設現場,深入一線了解該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以及統籌推進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協同治理情況。
6月22日上午,在岳陽市召開水資源管理和立法工作座談會,聽取岳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情況匯報,就加強水資源管理特別是推進水資源管理地方立法,與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市發改、水利、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住建、工信等部門負責人,基層人大代表、一線水利工作者、用水企業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岳陽市是我省水資源大市,我省163公里長江岸線全部在岳陽境內,該市還擁有洞庭湖50%的水域面積,水資源管理任務非常繁重。近年來,該市通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落實節水護水措施,加強監督監管,扎實推進協同治理,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持續提升。
詹曉安充分肯定了該市水資源管理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加強水資源管理,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的實際舉措,又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我省年人均水資源約2500立方米,屬于輕度缺水的地區,且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山塘水庫調蓄能力有限,防洪與抗旱任務都很重,必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通過法律手段加強水資源管理,把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貫徹落實到立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要系統謀劃立法,理清工作思路,在廣泛征求基層意見,充分借鑒兄弟省份有效做法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優化產業布局,落實用水紅線控制,加強水資源保護,科學實施管理考核,推行生態補償和節水獎勵機制,為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提供法治遵循。
省水利廳副廳長曾揚陪同調研。
來源:農業委
作者:易文和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