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持續深化“大學習、真調研、嚴管理”,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中貢獻人大智慧,今年2月,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委倡議機關黨員干部開展了微調研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聚焦社會熱點、基層難點痛點問題,利用春節回鄉探親休假的時機,傾聽基層群眾急難愁盼的訴求,挖掘出身邊“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事例,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調研成果。現湖南人大網推出《微調研真建議》系列報道,將部分微調研報告予以刊發。
落實“雙減”新政 呼喚“小切口”立法規范
省人大法制委辦公室 湯能干
湯能干
2021年7月,黨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開啟了“雙減”政策的歷史新階段,2022年1月1日實施的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雙減”任務,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管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為深入了解“雙減”政策實施情況,今年春節期間,在走親訪友的過程中,筆者以訪談和微信問卷調查方式開展了微調研,重點采訪了親戚朋友中的小中學老師、小中學學生及其家長,學生所在學校主要是瀏陽市和漣源市(以下簡稱兩市)的中小學校,對個別學校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微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本次微調研共采訪了10位家長、10位中小學生以及10位教師。全部受訪者表示對“雙減”政策很了解,并表示所在地區和學校正在貫徹執行。在是否贊同“雙減”問題上,100%的老師和學生以及80%的家長表示贊成,但還有20%的家長不完全認同“雙減”,他們認為“雙減”可能會拉大地區和城鄉教育差距。90%的學生認為執行“雙減”政策后,課后作業減少,課后參加娛樂和興趣活動時間增加,學習效果更好,但也有10%的學生表示,增加了課后服務后學習時間變長,學習更累。80%的家長表示與實施“雙減”政策之前相比,更擔心小孩的學習,在陪伴和輔導小孩上更加用心,學校不布置作業則自己進行家庭輔導,20%的家長非常樂觀,認為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雙減”政策實施對小孩學業影響不大。100%的教師表示,增加課后服務后,教師的上班時間拉長,工作更累,教學壓力也更大。
思考與啟示
從調查的結果看,“雙減”工作已經初見成效:兩市都及時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回家沒有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學生基本上能在學校完成課后作業;所有小學都開展了課后延時服務;課外輔導機構紛紛關停取消學科類輔導班,學生除周末參加藝術和興趣培訓班外,不再參加教輔培訓;老師們也開始轉變思想觀念,紛紛表示要提高自身素質來應對“雙減”政策,主動適應教學方式,回歸教育的本真;家長更加認識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家長的焦慮心理嚴重。社會上唯分數論的觀點仍然存在,很多家長擔憂作業減少會對學生成績造成影響。二是學校及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還有待進一步與時俱進,長期應試教育理念,對突然執行“雙減”政策還存在不適應的方面。三是少數課后學科輔導培訓轉入“地下”,以家庭教師等形式開展培訓,部分家長也通過各種隱蔽辦法尋求小孩課后文化輔導。四是課后延時服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且課后服務形式較單一,以文化輔導為主,難以滿足學生廣泛興趣需求。五是教師工作時間延長,工作任務加重,但工資待遇水平沒有很大改善,工作積極性不夠高。
看似一個個小問題,實則是老百姓普遍關注、急需解決的大問題。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圍繞省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雙減”政策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積極履職盡責,貢獻人大力量。
(一)開展“雙減”小切口立法。“雙減”政策的落實落地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政府及其部門、學校、企業、家長、學生等多方主體的權利義務,有必要制定地方性法規對這些權利義務關系進行調整和明確。在具體立法形式上,建議圍繞解決貫徹落實“雙減”政策中的一個或若干個難點堵點問題,開展若干“小切口”立法,用二至三年時間,形成系統落實“雙減”政策的地方性法規系統。如可以優先選擇在規范校外培訓、規范開展課后服務、提高基層教師待遇等方面開展“小切口”立法。
(二)打包修改教育領域地方性法規。建議對實施義務教育法辦法、教育督導條例、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等教育領域省本級地方性法規進行集中清理,采取打包修改方式對地方性法規中與“雙減”政策不符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對有必要增加規定“雙減”政策內容的地方法規進行補充規定。
(三)加大監督力度。建議將解決“雙減”政策落地問題列入監督工作計劃。加大對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的監督力度,重點監督課后培訓班監管情況、中小學校貫徹落實“雙減”情況,等等。“雙減”政策已經入法,在家庭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有必要開展家庭教育促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確保家庭教育促進“一法一條例”的貫徹落實,確保“雙減”政策落實落地。同時,有效運用執法檢查成果,在修改完善我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時規定“雙減”政策內容。
(四)加大法治和政策宣傳力度。在法治宣傳過程中,注重對“雙減”政策的宣傳,增進家長、學生、教師、學校、企業等各方面的認同,推動形成減負共識。
來源:辦公廳
作者: 湯能干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