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湖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審查結果的報告
(2021年1月28日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第四次會議通過)
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亦賢
大會主席團:
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于湖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以及湖南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在對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進行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的意見建議,又作了進一步審查?,F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財經委員會認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堅決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各項決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全省經濟運行穩步恢復、持續向好,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位居全國前列,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大戰大考中,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優異答卷。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全面復蘇基礎尚不牢固,消費需求恢復不及預期,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短板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著力加以解決。
財經委員會認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了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符合我省實際,主要目標和工作安排總體可行。建議批準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于湖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批準湖南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為順利完成2021年計劃目標任務,財經委員會建議:
一、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大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制造強省戰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聚焦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等優勢產業鍛長板、補短板,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引進“三類500強”企業和總部經濟,提升先進制造業的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推進重大科研平臺建設,提高科技成果本土轉化率,推動“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與“湖南創造”轉變。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高標準建設湖南自貿試驗區、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積極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中歐投資協定,健全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推動湘企出海、湘品出境。
二、著力擴大內需,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加快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大力培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全面恢復旅游業及相關服務業,釋放消費潛力。突出“兩新一重”穩投資,優先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民生項目。加大政策協同力度,持續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實體經濟匯聚,不斷壯大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促進城鄉市場產銷對接、更好聯通。
三、加強區域戰略統籌,穩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推進“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建設。推動規劃、產業、交通、公共服務對接融合,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壯大核心增長極;支持岳陽、衡陽兩個副中心城市發展,并激活兩市自身內在動力,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生態補償機制,支持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區域協調發展。
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保持過渡期內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致貧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保護耕地總量和提升耕地質量同步發力,確保糧食穩產增收。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突出優勢特色,引導農副產品加工業聚集發展。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城鄉公共資源一體化、鄉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五、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大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推進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協同治理,防范化解各類經濟社會風險,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來源: 湖南人大網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