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聞輿論工作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宣傳人大履職情況、展現人大良好形象、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階段,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與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下面結合筆者自身工作實際,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淺談幾點思考和看法。
一、當前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現狀
一是缺乏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就筆者所在地的9個區(縣、市)人大常委會而言,目前僅有兩個區(縣)成立了專門的新聞輿論工作機構并做到機構有編制有人員,其余區(縣、市)均未正式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更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
二是新媒體的作用發揮不明顯。目前,筆者所在地的9個區(縣、市)人大常委會中,對于新媒體的運用仍停留在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維護階段,對微博、抖音等新型傳播平臺尚未開始運用。而即便是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也仍有3個縣未開通微信公眾號,其余6個區(縣、市)雖然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但從5月份以來的統計數據看,各微信公眾號平均每周更新不足1次,宣傳稿件的閱讀量徘徊在50上下,閱讀量突破了三位數的稿件寥寥可數,社會輻射面嚴重受限。
三是新聞宣傳報道缺乏吸引力。現階段,基層人大常委會的新聞宣傳對象主要集中于人大機關、人大干部及人大代表開展的工作,宣傳主題和內容主要集中于會議、視察、執法檢查等方面,囿于宣傳對象的特定性和宣傳主題或內容的法律性、程序性等限制,又加之新聞報道的標題、體例大多中規中矩、缺乏新意,無形中拉開了與新聞宣傳受眾的距離,較難得到廣泛傳播,使基層人大新聞宣傳基本還停留在“墻內開花墻內香”的階段,沒有走出“人大”的圈子。
二、關于加強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要建立健全人大新聞輿論工作機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要成立專門的新聞輿論工作機構,落實編制和人員,明確新聞輿論工作的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并結合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熱點實事,適時對新聞輿論工作進行指導、調度。要嚴格落實新聞宣傳稿件審核把關制度,如筆者所在的基層人大常委會,對外宣的稿件須經分管新聞宣傳工作的辦公室人員審核把關、再經由辦公室主任簽發后方能發布,提升新聞宣傳工作的政治性和紀律性。
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要注重加強對新聞輿論工作的考核獎懲,將新聞宣傳任務分解量化到個人,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增強工作人員之間的比學趕超意識,并將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干部年終績效考評內容,對參與意識差、未完成任務指標的干部當年度不得參與評先評優,不斷激發干部參與新聞輿論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形成新聞輿論工作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工作氛圍。
三是要建立健全聯系機制。一方面,要加強與各類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通過召開座談會、聯席會等形式,與新聞媒體交流情況、通報信息、交換意見,重大活動邀請新聞媒體參與,增進與新聞媒體的良性互動,擴大人大新聞宣傳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系,通過代表小組活動、代表履職APP等溝通渠道,發揮好人大代表下情上達的橋梁作用,切實了解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以便于確定當前階段新聞宣傳的工作重點,拓寬新聞線索來源渠道,確保新聞工作的時效性。
(二)要加強人大新聞輿論隊伍建設
一是要建好一只專兼結合的隊伍。新聞輿論工作歸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基層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注意選拔任用一批政治素養和法律素養高、文字功底深厚的工作人員專門從事新聞輿論工作,真正做到“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同時,要注意調動人大機關其他工作人員和鎮街人大工作人員參與新聞輿論工作的積極性,壓實新聞宣傳工作任務,鍛造一只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的“生力軍”。另外,要注重發揮好人大代表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作用,通過舉辦征文比賽等形式,發動人大代表參與新聞宣傳工作,鼓勵代表“以我手寫我心”,宣傳好代表故事和人大工作,共同推進人大新聞輿論工作。
二是要力促學習交流常態化。新聞輿論工作是一項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基層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組織開展好干部的交流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新聞輿論工作者對機關干部進行專業授課,鼓勵和組織機關干部多下基層調研了解社情民意、多與兄弟單位交流工作做法、多向先進單位學習典型經驗,組織機關干部開展集中研討和頭腦風暴,溝通交流新聞宣傳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困惑和心得收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互學”的方式,切實提高基層人大新聞輿論工作能力。
(三)要創新人大新聞輿論工作理念和方式
一是要回應群眾關注,突出宣傳重點。目前,人大新聞宣傳工作還普遍存在“自己寫、自己看”的現象,一方面是由于人大工作本身存在許多法律性、程序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內容,使外界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新聞宣傳工作脫離了群眾關注和期盼,不容易引起群眾的共鳴。因此,在開展宣傳工作時,要結合當前的熱點時事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適時調整宣傳工作的重點。如筆者所在的基層人大常委會,在疫情防控期間,針對群眾關注的涉疫法律法規宣傳、疫情防控的組織保障等問題,組織開展系列宣傳報道,挖掘和推介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事跡,起到了良好的宣傳的效果。
二是要適應時代要求,變革宣傳形式。首先,要主動對接當前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克服人大新聞宣傳程序化、模式化的現象,在報道方式、內容選擇上推陳出新,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精簡凝練的語言開展新聞宣傳,增強群眾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其次,要積極探索新媒介的運用。在用好紙質媒體、電視電臺等傳統新聞宣傳媒介的同時,要與時俱進,探索運用微博、微信、抖音、手機應用程序等新媒介開展對外宣傳,進一步延伸人大新聞宣傳觸角,打造人大新聞宣傳工作的新陣地。
來源:津市市人大
作者:張微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