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擔負著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權力,擔負著為民履行職權的崇高使命,其工作作風如何,直接影響法律的尊嚴和人大制度的權威。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99年來,我們黨積累了許多優良革命傳統和工作作風。
其中,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與時俱進等優良作風對于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人大工作者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調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成事之基礎。“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早在1930年,毛澤東同志就作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論斷。他把調查研究比作“十月懷胎”,把解決問題比作“一朝分娩”。1992年初,88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用1個月時間到深圳、上海、珠海等地調查,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式發端。調查研究是推動人大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人大有效行使職權的先決條件,更是發揮職能作用的基本工作方法。一是要制定調研方案。要精心篩選課題,做好調研的準備工作,制定調研方案,做到有目的、有內容、有重點、有步驟、有要求。二是要進行立體調研。要突出點面結合、上下聯動,進行多層次、立體式的調研,真正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多方面聽取意見,全面了解情況,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深度的調研報告。三是要注重成果轉化。應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常委會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轉有關部門辦理落實。
同時,把調研報告提出的一些重要意見和建議,提交黨委參閱,為“一府一委兩院”推進工作把脈支招。實事求是是人大工作中的最大黨性。實事求是作為黨的基本路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式,是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習仲勛同志指出,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人大工作的根本在于堅持黨的領導,講黨性,對黨忠誠、為人民盡責。其一要保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新時代,人大工作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敢于堅持真理,敢于堅持正確立場,講真話、辦實事。其二要具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智慧。人大工作人員要敢于擔當,既要敢于監督,還要善于監督,寓監督于支持之中。其三要樹立實事求是的實干精神。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觸及問題、直面問題,把精力放在推動問題解決上,努力把真實情況掌握得更多一些,尊重客觀規律,為做好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密切聯系群眾是人大工作的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人大與人民群眾有著血脈聯系。密切聯系群眾,這是“人大代表的法定職責和光榮使命”,也是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是要筑牢與民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思想根基。要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要求貫徹到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職全過程各方面,深入了解民情,真實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積極宣傳并帶頭貫徹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憲法法律,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其次要進一步豐富和拓展聯系民眾的機制體系。完善和規范好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制度機制和工作平臺。代表要主動參加當地代表小組、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的活動,不斷豐富和拓展聯系群眾的渠道、方式、內容。要正確使用好代表工作平臺,確保每一項活動有實質性內容。再次要推動從法律政策層次解決民眾實際問題。人大及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歸根到底是為了幫助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包括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保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與時俱進是人大工作創新的必品質。
在新時期,人大工作一定要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品質繼承好、發揚好。第一,要破舊立新。人大制度與時俱進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面對困難,我們首先要樹立進取意識,不斷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以高的目標、嚴的標準,扎實工作。第二,要順應形勢。要把握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吃透中央和各級黨委關于加強新形勢下人大工作和建設相關文件精神,按照“總結、繼承、完善、提高”的原則,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把黨的任務完成好,把法定職責履行好,回應群眾期待。第三,要創新發展。人大工作程序性、法治性非常強,創新不能標新立異,而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及法定程序內創新,更好地探求貫徹落實之路,堅持在“現實中找問題、實踐中尋答案、創新中求突破”。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