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各級人大代表中引起熱議,代表們建議,應明確相關主體責任,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實行綜合治理,人大常委會應加快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堅決杜絕浪費糧食行為,形成全民勤儉節約風尚民以食為天,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解決老百姓的口糧是天大的事情。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否則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關系人類永續發展和前途命運。所以,糧食安全問題是極端重要的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糧食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糧食產量穩步增長,但是從長遠看,應該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把我們飯碗端得更穩、端得更牢。面對疫情考驗,我國及時采取了全面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疫情對我國農業生產帶來的挑戰為我們抓好糧食生產、樹立愛糧節糧觀念再次敲響了警鐘。面對社會中存在的在餐桌上鋪張奢侈行為屢禁不止的現象,我們應當從源頭上著手,建立起不敢、不能、不想浪費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將制止餐飲浪費工作進一步推進向深入。切實明確相關主體責任,全面實行綜合飲食治理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既是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以道德和法治的手段建立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我們要切實明確相關主體責任,深入推進反對食品浪費工作,杜絕公務活動用餐浪費、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推行科學文明的餐飲消費模式、減少各環節糧食損失浪費。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以身作則,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同時,要高度重視糧食收購、加工、運輸、倉儲等環節的浪費,要規范糧食生產、運輸和儲存管理,加大對農村儲糧科技的投入,用科技手段介入糧食流通的每一個環節,穩步推進地方倉儲和運輸技術的進步。我們要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嚴格糧食加工標準,為糧食生產、運輸、儲存相關企業制定獎懲制度,將糧食損耗量納入企業考核目標。積極推進有關專項立法,建立食物節約法律機制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規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比較分散、比較原則,可操作性較差;二是缺乏更有針對性的約束措施和引導措施,系統性治理機制尚未建立;三是一些有具體內容的規定層級不高,適應范圍有限,實際執法效果也不夠理想;四是尚未形成全社會共同的行業準則和道德規范,法治與德治需要協同配合。
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積極開展專項立法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努力提出務實管用的約束、規范、引導和懲戒措施,建立健全推進防治食物浪費、倡導食物節約的法律制度機制。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注重調動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形成合力,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專項立法奠定基礎,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文化新風尚提供法治保障。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