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夏季最是炎熱,可在臨武縣萬水鄉譚何村貧困戶何祥生心里,這可是一個豐收季。因為老何的優質西瓜地里,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結滿在藤,而萬水鄉人大主席唐建斌正忙著把老何地里的西瓜以高于市場價收購上車。當老何把一疊疊票子揣進口袋里時,臉上的笑意都無法藏住了。這是該鄉人大代表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做好消費扶貧的一個場景。
近年來,臨武縣萬水鄉人大主席團帶領全鄉各級人大代表唱響脫貧攻堅主旋律,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參與、支持、監督作用,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人大力量。 竭力擔當 扛起人大責任 臨武縣萬水鄉共有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58名。鄉人大主席團將脫貧攻堅納入全鄉人大重點工作范疇,列入人大代表視察調研的重點議題。全鄉各級人大代表獻良策、謀民利,真心實意幫助貧困群眾真脫貧、脫真貧。市人大代表鄧圣武把本村1500畝羅漢果基地作為扶貧攻堅主陣地,將 58名貧困戶轉變成了基地里的“熟手”。在鄧圣武的帶領下,大漢村1500畝地16萬株羅漢果苗及時移栽下地。 全力幫扶 彰顯人大作為 夏日炎炎,盧市村黨支部書記、鄉人大代表盧達標和貧困戶盧體軍等15戶貧困戶正在村華佬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烤煙基地摘煙葉入烤,一片片綠油油的煙葉,映射了脫貧戶們燦爛的笑容。這是萬水鄉人大代表開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人大代表參與產業扶貧是萬水鄉脫貧攻堅的一支中堅力量。鄉人大主席團發動駐鄉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山區優勢,引領村民開發了以羅漢果、優質烤煙、高山藥材、油茶、林木開發為主體的產業扶貧基地。
據統計,全鄉開發羅漢果1500畝、生姜種植800畝、高山藥材400畝、優質油茶1.5萬畝,這些扶貧產業采取人大代表+基地+貧困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全鄉350多戶貧困戶在各級人大代表的幫扶下,在村產業扶貧基地務工勞動,每人每月可獲得2400元工資收入,提前摘掉了貧困帽。上下潢村是萬水洞水庫移民村,鄉人大代表黃立朱不辭辛勞、多方奔走,先后數次與市縣移民部門溝通銜接,為村民爭取到了移民產業開發資金50余萬元,開發優質油茶林600畝、羅漢果150畝,黃書仁等22戶貧困戶在村移民產業基地上班 合力攻堅 發揮人大優勢 鄉人大主席團組織58名人大代表下沉至村組,對全鄉脫貧質量開展“回頭看”活動,全程參與、全程監督脫貧質量“問題清零”等工作,為萬水鄉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高質量脫貧建言獻策、保駕護航。組織全鄉人大代表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業務培訓,58名人大代表對“回頭看”業務知識先學一步、學深一點。采取“農家懇談”、“夜訪貧困戶”等形式,對全鄉4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和特殊困難群體等五類人員開展“五訪五看”:訪脫貧戶,看收入是否達到脫貧標準;訪殘疾戶,看殘疾證辦理情況;訪低保戶,看低保檔次是否符合可以調整;訪邊緣戶,看住房情況是否安全;訪重病戶,看是否享受了低保政策。通過“五訪五看”,查出影響脫貧質量問題21個,已全部整改到位。 鄉人大主席團還對全鄉危房改造、貧困戶住房漏風漏雨“問題清零”開展專項視察,發現住房建成未入住問題18個、住房漏風漏雨問題19個,第一時間反饋給鄉政府,推動了全鄉住房“問題清零”攻堅月活動,鄉財政投入資金10多萬元,18戶危房改造戶全部入住、19戶漏風漏雨房全部修繕。
來源:臨武人大
作者:蔣仁義 黃靜宇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