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新的法治力量。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人大及其常委會、廣大黨員干部和執法人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創新形式載體,開展好全民普法宣傳民法典事關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與個人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要突出加強領導干部、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工作隊伍、青少年和高校師生教育培訓,通過專題講座、理論研討會、報告會等形式,深入學習民法典的重要意義、核心意義和重點問題,闡釋解讀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將民法典普法宣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組建民法典普法宣講團,舉辦系列專題公益普法講座,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宣傳教育,推動民法典進機關、進學校、進寺廟、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單位,在各地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把握關鍵環節,高效推進民法典實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套法規制度建設,對現行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梳理,與民法典規定和原則不一致的,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
同時,要及時對執法依據、執法職權范圍等方面規定進行修改調整,嚴格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活動秩序。另外,應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精準把握法律適用標準,有力保護各類民事權利。要加大對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監督力度,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合法權益。應綜合運用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全方位推進民法典實施。公正文明執法,保障民眾的合法權益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民商事活動有序開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行政執法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秩序井然的市場環境,實現民法典的目標,也需要通過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來保障。執法機關在面對群眾反映強烈、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違法問題應當積極作為、嚴格執法,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讓執法有力度。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背景下開展工作,行政機關必須規范自身的執法行為,依托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和行政執法等重點工作的貫徹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陳述申辯權、救濟權等權利,讓執法有深度。
在行政執法中要加強對民商事活動的尊重,以人性化執法為目標,將法理與情理充分融合,讓執法有溫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維護民法典權威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對民法典貫徹實施中既要全面的監督檢查,也要突出監督重點,創新監督方式,把握監督深度,確保監督效果,堅決維護民法典權威。人大要聚焦政府是否健全完善民法典普法規劃,推動民法典宣傳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講好民法典故事,傳播民法典知識;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嚴肅處理侵犯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和人員,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管理體制,優化政務服務,營造公開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以良好民事商事環境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聚焦司法機關是否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聚焦是否加強財產權保護、人格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民事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應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把恪守民法典貫穿和體現在各項工作中,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促進民法典在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貫徹實施。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