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代表履職能力,更好發揮代表作用”是新時代人大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人大代表肩負著代表人民行使當家做主權利的神圣職責,其代表意識的強弱、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履職為民的實效。
近年來,桂陽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搭建代表履職服務平臺,以“抓好代表培訓”作為提升代表履職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培訓中強筋壯骨、提質增效,為代表們更好發揮參與決策、監督推動、橋梁紐帶、模范帶頭的作用,注入強勁動力,激活代表工作源頭活水。

逐步探索 打造代表培訓新格局
4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劉華代表來我縣開展代表工作講座,為參加縣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的縣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進行輔導。
7月13日-16日,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鄉鎮(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部分優秀基層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骨干等一行83人,赴韶山黨性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教育暨素質能力提升培訓活動。
7月21日,在樟市鎮人大代表工作室,縣、鄉人大代表小組開展代表學習日活動,集中學習新頒布的《民法典》以及《湖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
翻開桂陽縣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日志,培訓成為今年的“熱點詞”。
“以前對代表的培訓更多的是‘以會代訓’,培訓方式單一,培訓效果也不明顯。”桂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鄧芳斌介紹,這些年來桂陽縣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集中培訓與經常性分散指導相結合,從初任培訓、履職培訓到專題培訓梯次推進的培訓機制。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自己講”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打造代表培訓新格局,有效激發了代表培訓活力。
“請進來”——每年組織縣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進行集中學習培訓,邀請省、市人大業務專家進行專業輔導,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總書記關于人大制度的重要思想作為第一課程。同時對如何提出代表建議、怎樣當好人大代表、如何提升履職能力等課題進行針對性培訓。目前,已邀請十九大黨代表、縣人大代表陸新華,全國人大代表雷冬菊等10余位資深人大代表分享履職經驗,參訓人員達1800余人次。
“走出去”——分批次組織代表赴井岡山、韶山等革命圣地開展紅色教育和黨性教育培訓,到全國人大培訓基地開展履職提升培訓,實地交流學習使代表們將理論業務知識轉化為履職能力的“內在養分”。
“自己講”——常委會領導分片聯系代表和指導鄉鎮,結合分管工作進行經常性培訓指導。各鄉鎮(街道)人大依托人大代表工作室(站)組織當地縣、鄉人大代表因地制宜開展代表小組活動。代表們自己進室(站)自己講,以老帶新傳授履職經驗,促進代表培訓全員化。代表們在履職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這種“請進來、走出去、自己講”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生動有效,受到了各級人大代表的歡迎。目前,該縣已開展各類大小培訓200余次,培訓人次超過4000余次。

完善保障 建立代表培訓新機制
代表培訓是有效引導代表依法履職,增強“為民代言、為民用權”的自覺性的重要手段。要想培訓能行之有效地長期開展,還必須完善保障為代表培訓持續引入源頭活水建立代表培訓新機制。
換屆后,桂陽縣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代表培訓工作五年計劃,把提高代表素質和履職能力作為一項經常性、長期性工作來抓,每年制定具體的年度代表培訓計劃,還先后出臺《關于扎實推進新時代桂陽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制度層面明確了代表學習培訓的任務和要求。制定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創先爭優評價細則、代表履職評價辦法,將代表學習培訓納入代表履職評價和鄉鎮(街道)人大工作評估的重要內容。
“以往代表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一直是困擾鄉鎮人大工作的難題,別說開展培訓活動,甚至召開人大會買點辦公用品都要打報告申請經費。”這是鄉鎮人大面臨的共同困境。
桂陽縣人大常委會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苦干意見為契機,及時向縣委請示解決了代表活動經費保障問題。從2017年起,把縣鄉人大代表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確定每年縣人大代表活動經費2000元/人、培訓經費800元/人,鄉鎮人大代表活動經費1000元/人、培訓費200元/人,并每年為每位縣鄉人大代表免費訂閱《中國人大》《人民之友》等1500余份。
同時,完善平臺保障。投入120余萬元,在全市率先建設集人大網站、視頻會議系統、議案建議辦理系統、代表履職通手機APP為一體的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基層的縣、鄉人大代表可以就近在代表工作室遠程列席縣人大常委會會議,隨時隨地通過履職通自學人大業務知識和提交代表建議、查詢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等。
“以前,一年只參加一次代表大會,基層代表履職難以保障。現在好了,鄉鎮有人大代表工作室,村里有人大代表聯絡站,身邊就有了學習交流、開展代表活動的場所!”樟市鎮人大主席尹有名說。
如今,全縣22個鄉鎮、街道和336個村(社區)都建立了設施齊全、制度完善、標準統一、檔案規范的代表工作室(站)。代表們培訓有場所,履職有陣地,常態化開展代表學習履職活動,有效激發了代表履職熱情。

提升能力 展現代表擔當新作為
代表培訓有效提升了代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激活了人大工作“一池春水”。代表培訓還引起更多“化學反應”。代表們感到收獲滿滿,大家在堅定制度自信、強化履職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更好發揮代表作用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各級代表的履職能力提升了,群眾對代表的滿意度提高了。涌現出吳二鳳、雷淵仁等大批新時代擔當作為的優秀人大代表。
吳二鳳是下崗返鄉創業達人,也是一名縣人大代表。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她有了自己的認識。“人大代表不是組織安排給個人的榮譽,要認真履行好代表職責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履職為民發揮代表作用才能不辜負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期盼和承諾。”于是她帶領貧困戶100余人走向脫貧致富路。
縣人大代表雷淵仁也有自己的理解:“大的來說,人大代表就是要為民請命,為民發聲。但從小的來看,立足本職工作,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這也是代表履職的體現。”于是,雷淵仁扎根一線調解崗位,一干就是19年,成為群眾信賴的“金牌調解員”,化解千家難事,溫暖萬戶心田。
代表們普遍反映,通過培訓和個人實踐,對怎么當好代表、如何聯系服務群眾、反映民情民意的思路更清了。代表們更加主動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為疫情防控、“三轉一統籌”、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文明創建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一大批接地氣、謀發展的高質量建議,一些群眾急需急盼的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社會救助、安全飲水、社區改造等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代表們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發揮代表作用,在助推桂陽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來源:桂陽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劉衛東 鄧小兵 李卓林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