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桃源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劉元中 劉元中是桃源縣木塘垸鎮金山村支部書記。他始終堅持“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信念,為了金山村的發展任勞任怨,為了村民的幸福嘔心瀝血,在這塊土地上展現了一位基層人大代表可敬可佩的風采。
一、一心一意謀發展。作為一名代表,劉元中從大局出發,本著“建設金山,發展金山”的原則,主動引流,積極推進科學規劃金山村村莊建設,旨在建設新型生態聚居區,做好中心村聚集,加快村里建設步伐,目前已經規劃實施了三元移民小區,為附近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要想富,先修路,為方便群眾出行,劉元中帶頭出資整修村級公路,不僅如此,他還一直積極招商引資,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金山村村級公路得到了較大改善。但由于原自然村合并之后,規模調整,金山村轄區面積大,人口眾多,加上木塘垸鎮三面環水,金山村的村級公路又是去往常德市區以及桃源城區的必經之路,由于過往車流量過大,村級公路出現部分破損,影響到過往車輛以及村民的出行。這個時候,劉元中急了,為了盡快修繕此路段,能讓村民平安出行,毅然帶頭并鼓勵村民一起出工出力整修此路段,與此同時,還想方設法為修路引取資金,將危險路段變為安全路段,從而群眾也能放心安全地出行,其中包括,集五村級公路,窯港口大橋,集民橋等等,都飽含著劉元中奔波的汗水和身影。與此同時,劉元中加快科技推廣,規范合作組織,依托金山村合適的地理環境,鼓勵村民建起了農機專業合作、蝦稻綜合生產、富硒水稻種植、藥材專業種植等各種規模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及時提供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重點推廣生產新技術。積極推動了農村經濟向多元化、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工業化方向發展。
二、履職為民,想群眾之所想。人大代表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民主渠道。劉元中經常說:“與群眾交談,接觸,才能真切了解群眾的真正需要;為民鼓與呼,是人大代表的本職所在。”他口頭上是這樣說的,行動上也是這樣做的。人大代表不僅要傾聽村民反映問題,還要走去地頭田間,與村民熱心攀談,了解村民的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為幫助村民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俗,提高村民素質,村里建成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以及文體活動中心,為村民提供生活、學習、娛樂的場所,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原村合并工作上,劉元中走訪村民,詢問村民對并村的意見,幫助解答村民最關心的問題,并把村民的問題反映給上級領導,從群眾工作中搞建設。密切聯系群眾,了解民情民意,想民之所想,這才是人大代表“人人選我,我為人人”的真切展現。金山村里的五保老人,困難戶,無論是誰,提起劉元中,都是熱淚盈眶,比如,村里的五保老人彭希順,每年逢年過節,劉元中都會送上節日的問候,油鹽柴米,解決老人的生活所需,同時與老人促膝談心,了解老人生活所缺所需。疫情防控期間,全鎮停航封渡,鎮防指在金山村高家橋設立了疫情防控檢查點。這是是目前木塘垸鎮三萬多人出入木塘垸的唯一通道。每天出入車輛近千臺,值班人員要給過往的人員測量體溫登記臺賬,進行勸返,工作量非常大。他組織全體村組干部參與了檢查點的輪流值班,每班值守12小時。自設立檢查點以來,經他勸返的車輛近200臺。當地群眾都稱贊他是防控疫情的“防護神”。
三、為經濟發展積極進言獻策。“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是劉元中的一個縮影,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人大代表的根本職責。他來自于基層,生活在群眾之中,處在百姓之間。因此,劉元中在參加人大代表會議之前,都會集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廣泛走訪村民,收集人民群眾的意見,將群眾的意見一條條、一款款地記錄下來,整理成書面材料。對于群眾意見大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向鎮黨委、政府及上級機構反映,對于能在本村里解決的小問題,敦促村里黨委、村委會及時處理,不能立即解決的,也要給群眾一個明確的答復。擔任縣人大代表以來,劉元中為黨委、人大、政府的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協助人大主席團辦理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二十余件,接待人民群眾來訪五十余人次,督促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劉元中在群眾中有較好的威信,除了他工作扎實,更離不開他清正廉潔的表現,“公生明,廉生威”,堅持做到權利面前講制約,制度面前不特殊,利益面前不伸手,不拿原則做交易。生活上,率先垂范,廉潔自律,并嚴格管束身邊工作人員及家屬子女,不搞特殊,不謀私利。清廉,讓他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愛戴。他說,只有捧出一顆愛心,獻出一顆公心,掏出一顆真心,心系村民,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才能使人大代表這一崇高榮譽得到百姓的認同和接受。
來源:桃源縣人大
作者:江濤 梅楊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