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清,桃源縣青林回維鄉黨委書記、常德市第七屆人大代表、桃源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任市、縣人大代表以來,他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時刻不忘人民的重托,在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為民辦實事等方面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認真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向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17年、2018年曹立清同志兩次榮立“二等功”,2019年被評為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所工作的青林回維鄉2017年、2018年績效考核排名分別列桃源縣鄉鎮序列第1、第2名,2018年被市委評為“綜治工作優秀鄉鎮”、“無上訪村創建先進鄉鎮”。 理想信念堅定 堅持學習為先,自覺增強理論素養。該同志堅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學習習總書記治國理政重要講話,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人大依法履職的相關法律和規范性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論,掌握人大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個人每年的學習筆記都在2萬字以上。同時還借助每年兩次人大會、代表述職等重要活動,認真組織本鄉市、縣、鄉三級代表圍繞人大代表履職、權利、義務等相關知識及《憲法》、《組織法》和《代表法》等法律法規進行集中學習培訓。通過學習,提高了代表思想理論水平,增強了依法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堅持政治站位,自覺服從發展大局。該同志既是市縣人大代表,又是鄉黨委書記,雙重身份下的雙重責任,讓他時刻不忘把黨的宗旨牢記心中,把群眾利益牽掛心中,自覺維護組織、維護縣委政府,積極執行上級決議決定。如部分人大代表認為,縣政府對村級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不夠,村里想辦的事多,但無資金,是不是縣政府不重視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了。曹立清了解這一情況后,組織部分縣代表了解縣財政預決算情況,理解縣財政“一個口子進,多個口子支”的難處,同時引導村級量力而行搞建設,分步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通過交流溝通、實地走訪調研,代表們都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 堅持嚴于律己,自覺遵守黨紀法規。該同志始終堅持認真學習《憲法》、《黨章》、黨紀黨規,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帶頭落實上下班制度、接待制度、財經紀律、“三重一大”制度,從不因為自己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而“講派頭”、超越制度界線。他經常在會上響亮提出“向我看齊”的口號。要求我鄉市、縣、鄉人大代表始終牢記自己的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始終牢記人大代表為人民的職責,既要做好守法者,又要當好監督人。 依法積極履職 注重聯系群眾,廣泛收集民意。曹立清同志通過采取上門走訪、視察調研等多種形式,組織代表深入村組、企業,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嚴格落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制度,在每周一、趕集日在人大代表接待室安排人大代表接待來訪群眾,疏導群眾情緒,協助黨委化解矛盾糾紛,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難題。如針對部分群眾反映的自來水水壓低、質量差等問題,曹立清自己帶領3名代表到水廠了解情況,與縣水利局對接,爭取上級投入45萬元資金、水廠自籌20萬元,更換了部分設施,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問題。
自去年來,曹立清同志共接待群眾來訪57起,化解55件,另2件在積極辦理中,化解率達到96.5%,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 注重調查研究,剖析熱點問題。為充分履行代表職責,曹立清同志組織代表圍繞全鄉中心工作與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對策。青林回維鄉是工業園區所在地,自去年來,部分征拆戶反映征拆標準偏低,曹立清同志認真梳理意見后,形成建議上報國土、建設等部門單位。后來又在市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會上、市人大會議上提出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標準的問題。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出臺了提高標準的征拆補償文件。人民群眾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曹立清代表最關心的問題。在組織代表調研過程中,浯溪河村十字路口道路破損和青林中學學生出行安全的問題一直牽掛在他的心頭。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曹立清同志多次去縣交通局和交警大隊對接,終于2018年年底在浯溪河村十字路口設置了治超桿,2019年6月在青林中學前設置限速監控攝像頭,切實保障了群眾和學生的出行安全。 注重監督檢查,督辦民生實事。該同志經常組織代表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站所單位進行行風評議,讓人大代表真正發揮監督作用,履行監督職能。近年來,組織本屆代表進行行風評議4次,發放整改意見27份,通過行風、民主評議,促進站所單位提高了辦事效率,改善了服務質量。如對飲用水源地姜巖水庫存在溺水危險、牲畜進入導致污染等問題,撥付專款30余萬元,督促水利管理站在水庫周邊加裝了安全防護欄,懸掛禁止攀爬的固定標識。并對姜巖水庫水源保護區的畜禽養殖嚴格按照鄉第十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通過的“三區”劃分決議實施,在合規養殖、環保養殖的同時,還做到了禁養區域的完全退養。目前,鄉境內3處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的30家畜禽養殖廠已全部退養到位,通過代表聯系退養的戶就有21戶,占總退養量的70%,確保了飲水安全。 推動發展有力 抓征地拆遷,服務項目建設。
2017-2018年,青林回維鄉作為園區攻堅的主戰場,要負責征拆房屋471棟、騰地5000畝。面對這一艱巨任務,曹立清同志不等不靠,一方面帶領人大代表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另一方面抽調熟悉征拆政策的鄉、村、組干部60余人,發揚連續作戰精神,逐戶上門做工作,處理土地補償、房屋征拆、道路損毀、房屋震損、設計變更等方面矛盾糾紛100余起,解決遺留問題49個,征拆倒房471棟,確保了4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津山口福、巨龍建材等14個重點項目如期落地,為全縣產業發展和開放強市產業立市三年行動的推進提供了助力。 抓基礎建設,解決民生問題。曹立清同志在青林鄉工作的兩年,水利建設、道路交通、集鎮面貌都得到了質的提升。在水利建設方面,投入5000萬元,完成了白洋河堤垸改造、白洋河機埠新造、圍山渠改造等項目,渠道清淤12千米;在交通建設方面,全鄉自然村通水泥率達100%,拓寬了青浯公路,硬化“斷頭路”、組級公路50公里。在集鎮建設方面,投入120萬元,新建了浯溪河集鎮農貿市場、安裝了60盞路燈;在環境衛生方面,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大力進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投入資金近200萬元,改建了浯溪河片垃圾中轉站,對各村按12元/人的標準投放衛生保潔工作經費;投入60萬元,購買社會服務進行集鎮街道清潔,在2018年底全縣綜合評比中取得了一類鄉鎮第一名的好成績。 抓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了讓農民增收,曹立清同志帶領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各村考察,根據青林實際情況,定下了“主推富硒農產品種植,保障傳統農產品發展”的目標。注重糧食、煙葉、油茶三大產業的發展,全鄉雙季稻面積一直穩定在4萬畝左右,為桃源爭創全國糧食產能大縣作出了積極貢獻,煙葉面積達2000畝以上,油茶面積每年均新增4000畝以上。從2017年開始,曹立清同志和縣農業局、縣科協銜接,在三崗村創辦“千畝富硒油菜豐產組裝配套栽培示范基地”,油菜大獲豐收;在采菱、九龍山、白洋河等村創建“富硒水稻高產示范片”,青林回維鄉富硒產業開發贏得了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被授予 “桃源縣2112科學補硒工程示范鄉”榮譽稱號。
來源:桃源縣人大
作者:江濤 劉杰武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