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助力鄉村振興大局中,龍山縣人大和駐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議政建言,以“最大公約數”的時代魅力彰顯人大作為。積極獻計建言。鄉村振興的目標,就是要把廣大農村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為實現此目標,該縣人大認真調研,征集社情民意,實踐為民宗旨。一是廣泛建言。縣人大常委會黨組、主任會議成員主動牽頭,各專委會擔當作為,人大代表深入鄉村了解基層對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思路、困惑和存在問題,積極撰寫議案,對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提建議,并把貼近農村實際高質量的建議納入年度重點建議督辦。二是獻策納諫。在全縣人大代表中廣泛開展“我為龍山發展獻計策”活動,招賢納士、吸引項目資金和有利資源為鄉村振興建設順利推進貢獻力量。三是多維發力。利用視察調研、考察學習契機,吸取外地鄉村振興成功經驗,借他山之石助力發展。縣人大每年有計劃地分批安排代表赴外地考察鄉村振興工作,實地了解考察成功經驗和具體做法,同時,聯宜在外鄉知名人士返鄉創業,聯動知名品牌企業入到本地發展。形成聯動合力。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體現人大擔當。首先是創新完善協商機制。在調研視察過程中,縣人大不僅在會上提、在視察過程中講,還根據協商機制,將與會人員提出振興鄉村戰略的意見和建議整理好,以建議、視察報告及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種形式向縣委作好匯報,致力推進此項工作。其次是做到全員參與發力。圍繞鄉村振興廣泛動員、認真聽取人大常委會、人大代表關于特色農業、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等建議,促進有關職能部門快速回應,確保鄉村振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再次是凝聚各界力量支持。
2020年,縣人大動員各專委員,聚焦10多個鄉村振興相關課題開展多層面、多形式的調研視察。調研人員在深入聽取當地群眾意見基礎上,設計了具有土家特色的農房建造設計方案送到農戶手中,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方案。聚力跟蹤監督。深刻把握人大監督的原則方向,確保黨的領導落實到監督實踐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其一緊盯問題持續助推落實。縣人大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作為重要監督議題,整合各代表小組和代表力量,近四年來,每年組織開展兩次以上的監督活動。其二是把準監督的重點內容。制定實施方案,制作印發監督工作手冊,明確具體操作方法,縣人大召開人大監督動員部署會,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大家把握監督原則、熟悉監督內容,調動參與監督落實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三求真務實組織開展監督。縣人大成立了5個監督調研組,深入全縣21個鄉鎮(街道)、120多個自然村,通過進村入戶、蹲點調研、發放問卷、明察暗訪、回頭看等方式,對鄉村振興情況進行全面“體驗透視”。
調研結束后,專題組織召開監督調研情況匯報會,并進行交流互動。展現代表風采。該縣充分利用人大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增強做好鄉村振興的主動性、自覺性。縣人大把履行職能的著力點放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村集體經濟、群眾增加收入的對策分析上,綜合運用基層調研、社情民意、撰寫建議和大會發言等多種方式,為鄉村盡精誠之力,為縣委提供決策參考。該縣著力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