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澧縣人大常委會組織100名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集中視察了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接著,在澧縣桃花灘賓館5號樓3樓會議室開展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人大代表集中視察和專題詢問是人大監督工作的一種形式,專題詢問能夠比較集中、直觀地反映法律的要求、代表的呼聲、人民的期待,更有剛性和制約力。對縣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人大代表集中視察和專題詢問,是縣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更是創新人大監督、改進人大工作的有效手段。 為確保集中視察察出效果,專題詢問問出成效,縣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周密部署。澧縣人大常委會成立7個調研組,深入15個鎮街和相關18個縣直單位,從宣傳引導、整治修復、規范建房、殯葬改革、基本農田保護、文物保護利用等方面對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調研,調研組匯總各方意見并進行分析研究,形成調研報告,以此為藍本,最終確定了集中視察地點和專題詢問的重點。 圍繞澧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代表們先后視察了羊湖口碼頭生態復綠、竹天湖生態墓地、朱家湖黑臭水體整治、小渡口泵站建設項目、城頭山鎮詹家崗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堰垱鎮熊家灣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大堰垱鎮污水處理廠項目等現場。專題詢問會議上,11名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向縣直相關單位持續提問、追問,一場詢問和應答交鋒在熱烈有序的氣氛中進行。 “我縣城區空氣質量不升反降,請問生環分局,將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城區空氣質量?”詢問一開始,縣人大常委會委員陳蔚首先發問。生環分局局長金賢芳回答,澧縣城區空氣質量2019年比2018年有所降低,2020年有所好轉,主要原因是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今年我縣將在治理內源污染上下功夫,成立了藍天保衛站指揮部和幾個分指揮部,分別對工業、揚塵、秸稈焚燒等方面造成的污染進行重點整治,確保城區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剛才,生環分局局長金賢芳提到了秸稈焚燒的污染,那么請問農業農村局,將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對秸稈焚燒進行管控以及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王大平問到。
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李泳坪說:“今年,我們在限制禁燒的同時,主要是在疏字在求突破。投入900萬元開展農作物秸稈“五化”利用,推廣大面秸稈粉碎還田、果園覆蓋、堆漚還田、秸稈飼料青儲、沼氣草料化生產、生物質發電、生產生物顆粒、食用菌栽培、草墊和草繩初加工等,推進全縣秸稈資源化利用;大力扶持秸稈收儲轉運服務組織發展,今年,建立覆蓋全縣15個建制鎮的秸稈收儲運中心6個,年收集秸稈86.2萬噸以上。” “楊絮、柳絮亂飛,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將采取哪些措施?”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 這次專題詢問會場氣氛融洽,一問一答,井然有序,提問客觀實在,回答深入全面,敢于直面矛盾,措施實在。兩個小時的詢問和應答,問出了人大權威,問出了責任 承諾,更回應了群眾的關切,達到了預期效果。 縣政府縣長王兆鉻表示,要認真解決本次專題詢問中提出的問題,一是高度重視,抓好責任落實;二是擔當作為,全力攻堅克難;三是著眼長遠,抓好項目實施;四是加大投入,提升保障水平;五是整章建制,確保常態長效。自覺接受縣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的監督,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切實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這件民生大事抓緊、抓實、抓好,為再造澧縣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馮文元指出,通過集中視察和專題詢問,進一步了解了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發現了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澧陽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縣人大常委將對這次專題詢問的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轉交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處理。繼續加強跟蹤督辦,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可以開展質詢,真正做到有詢問、有答復、有結果,確保澧陽平原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來源:澧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李陽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