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是代表反映民意、依法履職的重要途徑,也是做好代表工作,發揮代表作用的關鍵環節。筆者認為,要將黨的群眾路線貫穿于縣鄉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始終,就必須堅持以下“四個結合”,努力實現人大代表聯系民眾常態化,來促進代表增強責任意識,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堅持個人與小組相結合。人大代表密切聯系民眾是法律賦予代表的職責,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在要求。一是代表個人與民眾要常聯絡。代表個人要以聯系常態化為目標,以本選區、本行業為重點,通過個人持證定期走訪、定期接待、定點調研、專題協調等,與民眾保持經常性互動和緊密聯系,以此隨時掌握選區和民生需求、社情民意,積極協調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問題。二是要夯實代表小組的知情面。要以加強代表小組建設為抓手,不斷夯實代表與民眾工作的組織保障,縣鄉人大應按照本組就近、地域相鄰、專業相近的原則,把本區域內的縣鄉代表編成若干代表小組,圍繞保障代表知情權,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三是健全聯系民眾的機制保障。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細化有關規定,代表工作機構應加強對代表建議的督辦,并注重代表建議意見和批評的辦理實效。 堅持服務與監督相結合。要圍繞增強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職責意識,推進代表監督工作深入發展。其一提高履職能力。要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的學習培訓,科學安排培訓內容,在代表如何開展聯系民眾活動、如何搞好調查研究等知識能力上下功夫,提升代表履職的自覺意識和能力。其二拓寬信息渠道。要定期向代表通報相關工作、提供重要法規文件及人大期刊,使人大代表在聯系活動中能更好地與群眾溝通、解答群眾詢問;要大力宣傳代表主動聯系民眾、積極為民眾服務的先進典型事跡。其三推行考核機制。縣鄉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對代表聯系民眾的監督和考核,促使代表聯系民眾常態化落到實處。對人大代表聯系民眾的頻次、內容成效等進行績效考評,對履職不到位的代表進行提醒、批評教育,促使代表聯系民眾更加規范化。 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在信息化日益發達的今天,聯系人民群眾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密切代表同民眾的聯系。一要完善代表小組活動形式。要進一步加強代表小組建設,增加活動次數,深化活動內容,提高活動實效。建立與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村居、選民等直接聯系制度。二要健全代表聯絡站的制度。各代表聯絡站應盡力做到全覆蓋,確保每三至五個選區有一固定站點,做到活動正常,至少每周一次接待選民,聽取選民的意見和要求,積極服務選民,努力幫助解決選民的實際困難。三要利用好互聯網新興工具。充分利用包括電子郵件、微信、微博等在內的互聯網等新興工具,規定固定的代表、固定的時間在線實時與選民交流,來拓展聯系民眾的廣度。 堅持焦點與焦面相結合。代表密切與群眾聯系的落腳點,主要體現在反映民意,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一府一委兩院”做好各項工作。但在聯系活動中,不難發現,對于普通群眾而言,由于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以及個人經歷等原因,他們所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大多是一些個體事件,如果代表只是簡單地就事論事,解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的困難和問題,那么相應所提建議和意見的質量也不會高、影響力也不會大。
代表要善于從這些個體事件著手,把聚焦點與聚焦面結合起來,深入研究,把個人或個體的困難和問題放大到面上或同類群體上加以分析、思考并揭露其可能潛在的更有深度的、更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社會問題所在,從中找出規律,提出具有政策導向的政策性建議,力爭形成普惠性,從而讓更多人受益。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