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漢壽縣人大民僑外委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依法履職,守正創新,每一個腳印都留下了辛勤的汗水,每一幀鏡頭都是滿滿的回憶。
強化監督履職責,傾心盡力解民難縣人大民僑外委始終以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為要務,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針對全縣民族、宗教工作實際,堅持對縣政府有關部門貫徹實施民族、宗教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少數民族優惠政策以及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政策、項目、資金扶持力度的情況進行監督。去年5月以來,縣人大民僑外委先后3次深入毛家灘回維鄉開展民族、宗教工作專題調研,認真聽取了鄉、村(社區)居委會的情況匯報,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其中,重點了解了毛家灘鄉的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少數民族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等相關工作,并對毛家灘鄉產業項目發展以及資金、政策扶持等情況進行了細致的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數據翔實、問題準確、建議可行的專題調研報告,并督促政府相關部門解決毛家灘回維鄉所存在的扶貧助困資金不足以及安全飲水等問題。同時,縣人大民僑外委督促縣政府有關部門落實對毛家灘鄉馬澗村的重點幫扶工作,投資新建了農村面源污染整治、一小時徒步風光帶、垃圾分類收集屋、產業升級等8個建設項目,硬化干道2.5公里,拓寬干道1.4公里,襯砌渠道2.5公里,并對干道沿線道路兩側進行路肩培護、綠化亮化。 深入調研戰疫情,千方百計助復產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為應對疫情對我縣外貿外資企業的沖擊和影響,縣人大民僑外委就國際疫情下外經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了解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實際困難,配合縣商務局多措并舉,破解了企業開工難、利潤受損等困境,幫助企業盡快渡過難關,確保疫情緩解后外經貿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全面穩住我縣外貿外資基本盤。
一是給予科學指導。縣人大民僑外委協同縣商務局深入到華樂食品、巖下榮祺、英仕達、博特五金等10家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宣傳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政策,指導企業安全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二是調配防疫物資。縣人大民僑外委主動收集酒精、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資源信息,及時向縣商務局反饋,并積極配合縣商務局為全縣外資外貿企業排憂解難,千方百計想辦法,拓寬渠道找貨源。為華樂食品、巖下榮祺食品、三建水產食品、英仕達機械設備、奇彩科技、和利興農業等外貿外資企業多渠道協調采購復工復產防疫物資,共采購口罩1.2萬多個,消毒醫用酒精3000多斤。三是引導海外僑胞捐款捐物。縣人大民僑外委協同縣僑聯開展抗疫物資海外采購和捐贈活動,引導海外僑胞為我縣共捐贈了價值40多萬的抗疫物資。廣泛聯系搭橋梁,增資引項促發展做好新時期的人大民僑外工作,必須依靠政府有關部門的協作與配合,依靠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依靠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因此,縣人大民僑外委主動牽線搭橋,著力從“四個方面”加強溝通聯系。一是加強與對口部門的工作聯系。采取走訪座談、專題調研、實地考察、現場辦公等形式,了解全縣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政策、法規的落實執行情況。在加強代表履職管理、開展民僑外工作監督、提高民僑外工作質量等方面,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撰寫調研報告。二是加強與市人大民僑外委的工作銜接。主動接受市人大民僑外委的指導和監督,密切配合市人大民僑外委開展調研活動,積極匯報請教,認真完成市人大民僑外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三是加強與兄弟縣區人大的工作交流。為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縣人大民僑外委與鼎城區、安鄉縣、津市市人大民僑外委學習交流了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作開展的方法與經驗,通過信息交流與互動,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水平。四是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系。加強了民僑外委工作相關代表的聯系,認真聽取和主動收集了人大代表對我縣民僑外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共13條,為進一步開展好民僑外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與“上下左右”的聯系配合,漢壽縣民僑外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一方面通過督促縣政府有關部門依法行政,解決了民僑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通過爭資引項,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解決毛家灘回維鄉敬老院硬件建設問題,主動出面,爭取上級項目資金40萬元;為緩解縣回維喪葬館、太子廟少數民族公墓建設債務壓力,多方協調,到位資金160萬元。民族宗教無小事。漢壽縣人大民僑外委必將繼續馳而不息抓履職、精益求精強自身,不斷探索新方法,拓寬新思路,展現新作為,進一步促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來源:漢壽縣人大
作者:龔思思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