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長,你不是說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后,我的侄兒、侄女就可以來看我了,現在澧縣都十幾天沒有確診患者了,你給我侄兒打電話,讓他來。”居住在澧縣鹽井醫養服務中心的五保戶黃德元老人又把李朝暉堵在了房門口。“黃伯,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這里與湖北接壤又是集中管理,一個人感染就會傳染一院的人,您還堅持一段時間,好不好?等縣里宣布解除疫情防控了,我第一時間給您侄兒打電話,讓他來看您。”澧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宜萬衛生院院長、鹽井醫養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朝暉笑著跟黃老說。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鹽井醫養服務中心實行全封閉管理,不準隨意進出,像黃德元老人一樣每天吵著要探視、要出門的老人每天都有,遇此情形,李朝暉總會苦口婆心的勸說。 澧縣宜萬衛生院暨鹽井醫養服務中心位于鹽井鎮金馬社區,與湖北接壤,是澧縣的北大門,現居住五保、殘疾老人55名。疫情發生前,中心實行開放式管理,探望家屬較多,防控難度極大。疫情發生以來,有過非典防控經驗的李朝暉認真研判,采取了系列果斷措施:第一時間研究部署,制定計劃、應急預案;對五保、殘疾老人進行防控知識宣傳、培訓;果斷實施封閉式管理——嚴禁任何人進出、嚴禁車輛出入、嚴禁一切探視,院內工作人員也不例外,帶頭堅持24小時院內值班;每天免費為五保、殘疾老人發放口罩一次,親自指導正確使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指派固定醫護人員按時監測體溫,并建好臺賬;安排工作人員按時進行室內、室外、空氣消毒,每天保持室內通風兩小時;嚴禁聚會,采取分餐制。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確保了服務中心眾多老人的安全。 因醫養服務中心疫情防控情況復雜、責任重大,鎮里在安排防控卡口值守任務時,沒有給李朝暉分配任務。李朝暉考慮到宜萬毗鄰湖北,卡口值守任務繁重,為減少兄弟單位壓力,他主動請纓,帶隊值守,從未休息一天。防控初期,防控壓力大、防護用品不足,他和戰友們不講條件,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一次性醫用口罩不足,就消毒了再用;沒有防護服,就穿雨衣;渴了,就喝一口冰冷的礦泉水;餓了,就扒幾口涼掉的飯充充饑。特別是到夜里,是值守人員最易松懈的時候,也是來自湖北人員最可能沖卡的時候,他無論多累多困,眼皮都不合一下,耐心地勸返了一批又一批湖北來澧、湖北返澧人員。 春節期間,李朝暉自掏腰包2000多元,慰問五保、殘疾老人;戰“疫”期間,他又主動捐贈護目鏡40余個,額溫槍2把,生活物資40余件。他知道,僅僅有物質上的關懷還是不夠的,部分老人對封閉式管理不理解,有抵觸、煩躁情緒,情緒波動較大,他一個一個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有時候跟一個老人交流,就要說上一個多鐘頭,直到得到老人們的理解和支持。
湘鄂邊醫養中心成為了一片凈土,未被新冠病毒感染,是李朝暉和他的戰友們用責任、汗水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防火墻”。
來源:澧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郭芳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