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毫在參加益陽代表團審查時強調
做好發展“加減法” 打好三大攻堅戰
探索走出一條湖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1月16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益陽市代表團審查。以上圖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羅新國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6日訊(記者 賀佳 田甜)今天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益陽市代表團審查時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發揚奮斗精神,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發展與保護之間的關系,做好發展“加減法”,打好三大攻堅戰,探索走出一條湖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領導張劍飛、隋忠誠,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胡伯俊參加審查。
會上,瞿海、張值恒、楊智勇、熊艷輝、陳克明、李衛冬、莫益民、劉波、張劍輝等代表分別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擦亮湘米黑茶等農業特色品牌、發展康養產業,防控債務風險等主題發表意見建議。杜家毫認真傾聽,并逐一回應大家的發言。
杜家毫充分肯定過去一年益陽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他說,今年是全面小康決勝年,希望益陽把握發展機遇,堅定發展信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完成省人代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更大貢獻。
“打好三大攻堅戰,益陽戰戰不輕松。現在洞庭湖確實是鳥多、魚多、草多了,但還要思考如何讓湖區百姓腰包里的錢更多。”杜家毫指出,我們既要充分肯定洞庭湖綜合治理取得的巨大成效,也要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減法”,探索走出一條湖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減法”就是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摒棄過去矮圍養魚、黑楊種植、開礦采砂、蘆葦造紙等發展老路,更好順應人民群眾對藍天、碧水、凈土的期待。“加法”就是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深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繼續推進產業興市,大力發展安化黑茶、桃江竹制品、南縣稻蝦米、沅江蘆筍等現代農業,樹牢擦亮特色品牌,更好地走出湖南、走向全國;抓住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的有利條件,主動對接粵港澳、長三角、長株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實現相關產業和企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抓項目興產業穩增長。
杜家毫強調,要集中精力、毫不松懈抓好精準脫貧,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查漏補缺,著力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端正發展思想、樹立正確政績觀,決不做超越當前發展階段和發展可能的事,決不盲目舉債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著力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杜家毫說,千百年前,勤勞勇敢、堅毅不屈的益陽人民,硬生生在崇山峻嶺中開出一條“茶馬古道”。希望益陽廣大黨員干部和人大代表在譜寫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新征程上,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當好心系人民、服務大局、敬業奉獻的表率,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精神做好各項工作,奮力開創益陽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賀佳 田甜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