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迫切需要。針對我縣農村環境衛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工作關系,我對此進行了調研和思考,現就如何做好我縣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加大宣傳。環境衛生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農村而言,更是難度很大、任務艱巨。各級各部門要從農村的特點和需求出發,制定宣傳培訓計劃,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知識教育,創新宣傳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實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真正讓環保知識和環保法律法規進村入戶,讓廣大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發揮主人翁作用,積極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積極配合政府工作。
二.要做好規劃。科學的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后序建設與發展。規劃要分類實施、因地制宜。突出規劃重點。以列入全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項目縣為契機,著眼我縣農村長遠發展,切實作好綜合整治規劃,明確整治重點區域和一般區域,明確不同整治區域的整治標準和梯次推進的時間要求。突出分類指導,結合國家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省級重點鎮建設、生態示范鎮村創建和小城鎮建設,率先推進交通主干線沿線、集鎮所在村莊和經濟基礎較好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力爭用三年時間把這些村建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樣板村。對一般整治村要積極落實“清三堆”、“治三亂”等基本整治要求,確保村莊干凈衛生。對計劃搬遷的村和長遠規劃擬撤并的村以及目前“空心化”嚴重的村組,要根據群眾實際需要,適度安排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建設,盡量減少浪費。力求規劃實用。進行農村村鎮建設規劃,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廁、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美觀。要對各縣農村環衛基礎設施情況進行一次摸底檢查,對鎮、村缺損的基礎設施由縣相關部門拿出方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
三.要強化整治。政府要把農村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一要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等臟、亂、差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按照國家農村戶廁衛生標準,推廣無害化衛生廁所。二要建立垃圾轉運體系。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認真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垃圾清運設施,實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處理模式,努力解決解決 “垃圾圍村”問題,構建好縣鄉村三級垃圾清運體系。三要加強畜禽養殖管理。科學布局畜禽養殖場(點),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堅決落實養殖業禁建區、禁養區的要求,加強對畜禽養殖散養戶的引導和扶持。把農村污染治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同發展清潔能源結合起來,大力推廣“豬-沼-果”、“四位一體”(沼氣池、畜禽舍、廁所、日光溫室)等能源生態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四要控制面源污染。積極實施綠色無害化生產,降低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要嚴格控制城市垃圾向城鄉結合部傾倒,消除垃圾圍村現象,保持農村一方凈土。
四.要保障經費。經費問題是農村環衛整治工作中最關鍵的問題,為確保各項環衛制度的落實及各項環衛工作有效開展,縣、鄉、村三級須多方面統籌環衛管理資金,加大專項投入。一是縣財政加大投入。縣政府要按照三年綜合整治方案,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建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綜合整治和建設基本資金需求。進一步加大中央、省、市項目資金的爭取力度,爭取更多道路建設、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抓住精準扶貧大好機遇,整合農村重點鎮建設、移民搬遷、扶貧開發、危房改造等關聯度高的項目資金,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二是各鄉鎮要多渠道籌資。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政策,爭取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項目資金,落實好鄉鎮一級配套資金,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防止盲目攀比,貪大求洋,增加村級債務負擔,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持續健康進行。三是各村要加大自籌力度。充分發揮各行政村在環境衛生整治中的主體地位,凡是有集體收入的村,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環境衛生整治。對經濟薄弱村,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引導受益群眾積極出資,廣泛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機制,鼓勵和動員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投工投勞,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捐資,為家鄉建設做貢獻。
五.要建章立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涉及農村環境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移風易俗等方方面面,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一要建立部門協作機制。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涉及住建、城管、環保、水利、農建投、農業委、畜牧等多部門,各部門職責、職能不同,工作要求有所區別,統籌協調難度大,因此,要成立高規格的全縣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參與,明確牽頭單位,負責工作調度和日常考核。二要建立日常督促考核機制。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列入對鄉鎮、部門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考核機制。依據標準采取明查暗訪、互查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對工作得力,成效明顯的鎮、村表彰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力,治理效果不佳的鎮、村公開曝光,并予以處罰,以促進工作的落實。三是建立規章制度。鄉鎮政府成立專門農村環衛管理機構,領導組織、管理農村環境衛生,必須有專人抓日常監管、考核評比工作。各村要結合本村實際,制定衛生管理的村規民約,擬定衛生管理費收繳標準。農村環衛制度必須體現經濟獎懲與教育引導相結合的特點,實現環衛管理制度對民眾的約束、管理作用,嚴格按照村規民約行事。
來源:新田人大
作者:鄭鵬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