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確立,社區矯正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規范化軌道。近期,安仁縣人大常委會有機融合檢察監督,組織安仁縣檢察院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發現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思考應對之策,以期在總結實踐中不斷完善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制度。
一、社區矯正監督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安仁縣人大常委會主動適應社區矯正形勢發展的要求,將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有效融合,要求縣人民檢察院加強與司法行政機關的協調,加強對社區矯正的入矯評估、交付、監管、變更、解除等執法環節的全程監督,定期將監督情況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有效預防和糾正監外執行罪犯脫管漏管和又犯罪,為改造好罪犯、促進刑罰執行公平正義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好作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縣檢察院共對社區矯正監管活動違法違規情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31件、已糾正31件;發出檢察建議7件,采納7件;其中撤銷緩刑7人,撤銷假釋1人,對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罪犯建議收監5人。
二、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矯正交付執行工作銜接配合不夠順暢。一是存在法院作出判決假釋或暫予監外執行后僅送達文書的情況,未按照規定當庭或當面將社區矯正罪犯移交司法行政機關,并告知罪犯報到的程序、規定和法律責任、義務,導致個別社區矯正罪犯未在規定時間內報到。二是外地法院對生效裁判文書送達不及時,導致檢察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在收到相關法律文書時,社區矯正期限已經開始計算。三是外地法院和監獄未將裁判等相關法律文書抄送居住地檢察機關,致使檢察機關不能及時將社區矯正人員的矯正情況納入監督范圍。2018年1月至12月,廣東、浙江、福建等外地法院交付的11名社區矯正罪犯中,有6名罪犯的文書未抄送居住地檢察機關。四是社區矯正罪犯在服刑期間因違反社區矯正規定或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公安機關未通知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和檢察機關,導致司法行政機關組織人員查找,浪費司法資源。
(二)社區矯正監管措施不夠嚴謹。一是未成年與成年社區矯正罪犯未嚴格分開管理。《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矯正罪犯要與成年矯正罪犯分開管理。在檢察監督中,發現有4個司法所未將未成年矯正罪犯與成年矯正罪犯分開管理。二是請假把關不嚴。按規定請假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請假審批表和準假通知書,有的司法所未履行審批和準假手續?!渡鐓^矯正實施辦法》規定,請假的理由僅限社區矯正罪犯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但在實踐中,有的司法所準假原因為照顧小孩、走親訪友、做生意等;有的矯正罪犯請假超地域現象發生后,司法所未及時按規定處理。三是教育學習和社區服務重形式輕實效。部分司法所組織矯正罪犯教育學習和社區服務未真正落實不少于八個小時的規定,在組織學習或社區服務時拍幾張學習和勞動的照片上傳到監管系統了事。四是定期走訪不深入。走訪僅停留在走訪矯正罪犯本人或其家庭,未能深入社區及其所在單位、就讀學校等全面核實、掌握矯正罪犯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也未能有針對性采取措施解決發現的問題。五是重檔案輕管理。部分司法所對照上級檢查的要求,注重做好工作檔案資料,忽視監管措施的落實,導致檔案資料與臺帳資料自相矛盾,對檢察人員提出的相關措施落實情況一問三不知。
(三)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剛性不足。目前,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監督,通常采用審查工作檔案、臺帳,查看APP定位,走訪司法所、派出所,約見社區矯正罪犯談話,受理社區矯正罪犯控告、檢舉、申訴,對發現的問題向相關部門提出口頭、書面糾正意見。由于法律規定監督剛性不足,監督效果不盡人意。
(四)社區矯正罪犯收監執行不夠順暢。收監相關規定不健全或不細化造成的法律適用難,法院對司法局提請的撤銷非監禁刑建議書采納難,矯正罪犯下落不明上網追逃難,執行收監決定過程中的送監難,社區矯正特殊人員存在的收監實施難,檢察機關對收監實踐中的違法行為監督難。
(五)社區矯正工作力量配備不強。該縣司法局社區矯正股僅在編2人,為解決矯正工作人員緊缺的問題,安排一名協管領導,聘請了一名抄錄制書記員協助開展社區矯正工作。該縣檢察院監所檢察室僅在編1人、聘用制書記員1人。
三、加強和改進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建設社區矯正監督管理信息平臺。引入現代科技,建立全國統一的社區矯正大數據平臺,將社區矯正各個環節均納入矯正平臺,明確司法、法院、公安、檢察、監獄之間的職責分工和權限,明確將矯正罪犯案件信息、人員信息管理、入矯評估、交接報到、文書移交、日常管理、居住地變更、獎懲、收監、矯正解除、重新犯罪和檢察監督等節點信息統一錄入平臺,實現對社區矯正罪犯全流程全覆蓋監管。
(二)推動構建矯正多元化監管體系。加強社區矯正小組工作經費保障,調動矯正小組成員的工作積極性。采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聘請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知識的人員擔任志愿者,有針對性地開展談話教育、心理矯治等專業化工作,促進矯正罪犯順利回歸社會。
(三)找準社區矯正監督職能定位。加強入矯監督,主動深入到社區調查矯正評估工作,從源頭上把好入矯關。加強對裁決和交付執行的監督,解決漏管問題。通過建立和完善社區矯正的同步監督機制,強化交付執行檢察,確保交付執行無縫對接。加強教育管理環節的監督,解決脫管和虛管問題,防止和糾正實踐中存在的監管不到位或者有列管無監管的虛管問題。更加注重維護社區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依法受理社區服刑人員的控告和申訴。加大懲治社區服刑人員又犯罪力度,加大核查糾正力度,切實預防和減少脫管、漏管問題的發生。
(四)加強社區矯正變更執行協作配合。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收監執行工作,從提請、決定到執行,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在監督收監的每一個案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司法、法院、公安和監獄等部門的配合。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社區矯正工作的相關規定,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五)探索建立社區矯正減刑機制。對于罪行較輕、主觀責任不大、悔罪和社會表現較好的社區矯正人員,依法合理運用減刑等刑罰變更,激勵和促進社區矯正人員認罪悔罪和改造積極性。完善法律法規對社區矯正人員減刑等刑罰變更的有關規定,增強操作性。健全完善社區矯正人量化考核機制,確保社矯人員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等的評價有據可依。建立司法、檢察、法院、公安機關協調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專業隊伍在社區矯正執行和刑罰變更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引進律師參與機制,充分聽取律師意見。
來源:安仁縣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
作者:譚松林 陳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