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石,回應了時代的聲音、人民的期盼、民族的希望,體現著黨的性質和宗旨,反映著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共產黨人帶著初心和使命寫成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黨才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時時刻刻銘記“趕考”還要繼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再次要求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昭示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政治清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立足人大實際,要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人大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所望、人大所向,彰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深厚的人民情懷。前不久,栗戰書委員長在湖南調研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人大工作始終要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在人大機關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更深刻地體會人大工作的出發點是什么,人大工作必須依靠誰、為了誰。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什么“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什么“成”,這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歷史的回響,所有的答案就藏在“人民”這兩個字中。初心系于人民,使命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重溫初心、感悟初心、踐行初心,才能將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奮斗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讓黨的根基永固、讓黨的力量永存。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把人民立場作為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堅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把“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思想貫穿到我們的工作中。
以人民為中心,從國家政權設計的角度講,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從近百年來風云激蕩的歷史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人民民主,就是要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必須通過一定的制度載體,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中國共產黨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設計和運行、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都是為了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彰顯“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為民服務解難題”,是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具體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為民服務解難題,重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人民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為民服務解難題”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一重要思想在人大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人大工作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人大工作必須依靠人民、為了人民,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只有這樣,人大工作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贏得百姓的信賴和支持。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縣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做好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按照黨中央關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圍繞縣委“四個一”理念”和“4+X”工作部署,結合實際,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和人事任免權,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要貫徹群眾路線,密切常委會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號準人民群眾的脈搏,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幫助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人大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百姓所望、人大所向,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協同履職、持續發力,努力使決定的每一項重大事項、每一個決定決議,都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獲得人民擁護,彰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深厚的人民情懷。
來源:嘉禾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鄧澤佳
編輯:redcloud